问题 选择题

某化学反应2AB+D在四种不同条件下进行.B、D起始浓度为0.反应物A的浓度(mol/L)随反应时间(min)的变化情况如下表:

实验序号温度0min10min20min30min40min50min60min
1800℃1.00.800.670.570.500.500.50
2800℃c20.600.500.500.500.500.50
3800℃c30.920.750.630.600.600.60
4820℃1.00.200.200.200.200.200.20
依上述数据,下列选项错误的是:(  )

A.在实验1中,反应在10至20min时间内平均速率为0.013mol•(L•min)-1

B.在实验2中,A的初始浓度c2=1.0mol/L,反应经20min就达到平衡,推测实验2中还可能隐含的条件是:使用了合适的催化剂

C.设实验3的反应速率为v3,实验1的反应速率为v1,则v3>v1,且c3>1.0mol/L

D.比较实验4和实验1,可推测该反应是放热反应

答案

A.在实验1中,反应在10至20min时间内平均速率为V=

△c
△t
=
0.80moL-0.67moL
10min
=0.013mol•(L•min)-1,故A正确;

B.反应经20minA的浓度不再改变,说明达到平衡,较其他实验达到平衡时间最短,故使用了合适的催化剂,故B正确;

C.在实验1中,反应在10至20min时间内平均速率为V=

△c
△t
=
0.80moL-0.67moL
10min
=0.013mol•(L•min)-1,在实验3中,

反应在10至20min时间内平均速率为V=

△c
△t
=
0.92moL-0.75Mol
10min
=0.015mol•(L•min)-1,,故v3>v1,在0min到10min内实验1中c=0.1mol/L,由平衡时浓度可知在实验3中c>0.1mol/L,故C正确;

D.比较实验4和实验1可知平衡时实验4反应物A的浓度小,由实验1到实验4升高温度,平衡右移,加热平衡向吸热反应方向移动,故D错误.

故选D.

填空题
综合题

(12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13年—1925年俄国(苏俄、苏联)的农业生产情况

年份

项目

1913年1920年1925年1925年与1913年对比的百分比
农业总产值(%)10067112112
畜牧业(%)10072121121
粮食(万吨)7.654.5197.24794.7
1913年—1926年俄国(苏俄、苏联)的工业生产情况

年份

项目

1913年1920年1925年1926年
总产值(按1926年度价格计算,单位:亿卢布102.5114.1077.39110.83
产值指数(以1913年为基数100)10013.875.5108.1
材料二

  

图1 廉价卖车       图2 黑色星期四华尔街      图3 美国人排队领救济

材料三 1929——1933年美、德、英、法、日等国的工业生产下降情况

美国德国英国法国日本
46.2%40.6%28.4%16.5%8.4%
——摘自人民教育出版社必修2教材

材料四 1933年5月12日(罗斯福)发布《农业调整法》,强调农民减少耕地面积和牲畜繁殖,以提高农产品价格,解决农副产品过剩问题。国家对缩减耕地和牲畜繁殖的人进行补贴。后来政府还对各州、各区甚至许多大农场规定农产品的生产定额,对超过国家规定生产定额的产品课以重税。

——摘自《从分散到整体的世界史·现代分册》

请回答:

(1)阅读材料一,概括指出俄国(苏联)的工农业生产在1913——1925、1926年发展的趋势?分别分析指出不同的发展原因?(5分)

(2)出现图1、图2、图3现象的直接原因是什么?结合材料三分析危机的特点?(2分)

(3)依照材料四归纳罗斯福新政在农业方面的主要措施?(3分)

(4)结合材料一、材料四分析,苏俄和美国政府解决经济危机给我们的启示?(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