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材料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近代南通经济和社会生活中出现的新事物

材料二:张謇在南通创办的主要民族企业和文化教育等社会事业

1895年,创办大生纱厂,后形成拥有40多个企业、2000多万元资产的大生集团。

1902年,创办通州师范学校,这是中国第一所师范学校。

1905年,创办博物苑,这是中国第一座公共博物馆。

1912年,“举私家之藏书公诸其乡”,建南通图书馆。

1919年,在城西南桃坞路建更俗剧场。——摘自《江海文明之光——南通历史文化概述》

请回答:

(1)材料一的图片反映了近代南通经济和社会生活在哪些方面发生了变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看到图片中的小火车,你能说出工业革命时期火车机车的发明者和使用的动力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2009年初,国务院在批准南通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时指出:南通“近代城市建设特色突出”。结合以上材料,你能试着说一说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特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交通:出现了轮船、火车;通讯:出现了电话;文化生活:出现了印书局(馆)。

(2)火车机车的发明者:史蒂芬孙。动力:蒸汽动力。

(3)原因:①张謇创办民族工业和社会事业,造福地方;(或:张謇的贡献、谋划、经营。)

②民族企业为城市发展奠定物质基础,提供条件;(或: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是中国民族

工业的发祥地之一。)

③南通人善于吸收先进事物,敢为人先;(或:学习西方文明、采用科技成果。)

④重视文化教育,培养人才。(或:尊师重教、崇文重教。)

选择题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