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选择题

2012年11月14日,中 * * 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胜利闭幕。会后,中央要求组建宣讲团,加大宣传力度,努力推进十八大精神进心灵、进头脑。这是因为

①知识的力量不仅取决于本身价值,更受其传播的广度和深度的影响

②优秀文化可塑造人生,可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③教育在传承文化中具有独特作用

④在当代中国,文化建设的中心环节是思想道德建设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答案

答案:A

题目分析:中央要求对十八大精神加强宣传力度,是注重文化传播的广度和深度,加强十八大精神的宣传,是因为文化塑造人生,优秀文化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组建宣讲团,通过教育传播十八大精神,这是因为教育在文化传承中具有独特作用,①②③正确;十八大精神的传播与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无关,④错误。该题选A。

判断题
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各题。

阅读越剧《红楼梦》之“宝黛初会”一场戏,完成19-2l题。

(众声)宝二爷回来了,宝二爷回来了。

宝玉:老祖宗安。太太安。

贾母:宝玉,家里来了客人,快过来见过你林妹妹。

宝玉:林妹妹——

(唱)天上掉下个林妹妹,似一朵轻云刚出岫。

黛玉:只道他腹内草莽人轻浮,却原来骨格清奇非俗流。

宝玉:娴静犹如花照水,行动好比风挟柳。

黛玉:眉梢眼角藏秀气,声音笑貌露温柔。

宝玉:眼前分明是外来客,心底却似旧时友。

(白)唉,这个妹妹好像是看见过的。

贾母:啊呀呀!又要胡说了,你何曾见过啊。

宝玉:虽没见过,看起来面熟,心里好像相识的一般。

贾母:哦,好啊,这样嘛,以后在一起,就和睦了。啊哈哈!(对黛玉)坐下坐下。

宝玉:妹妹,你读过书吗?

(黛玉点头)

宝玉:尊名?

黛玉:名唤黛玉。

宝玉:表字呢?

黛玉:无字。

宝玉:无字?!未若我送你一个表字,曰“颦颦”如何?

(黛玉看见宝玉佩戴的玉)

宝玉:妹妹,你有玉没有啊?

黛玉:我没有玉,你那件玉想必也是一件稀罕之物,岂能人人都有的!

宝玉:(摘玉扔玉)什么稀罕的东西,人之高下不分,还说灵不灵,找可不要送东西!

贾母:孽障。你生气啊,要打骂人容易,何苦去摔你那命根子!

宝玉:家里姐姐妹妹都没有,今天来了神仙似的妹妹也没有,她也没有,哼,可见不是好东西!

贾母:宝玉,把它戴上!

熙凤:宝兄弟!

王夫人:哎呀,宝玉,你快戴上!

贾母:宝玉!

王夫人:宝玉!

贾母:宝玉!

王夫人:宝玉,当心你爹知道,快戴上吧!

(熙凤给宝玉把玉戴上)

熙凤:宝兄弟,老太太不是常常说的吗,这富贵家私,就指望着这个命根子呢。

小题1:阅读上面的越剧选段并结合课文《林黛玉进贾府》,概述贾宝玉这一人物形象在林黛玉眼中的发展变化。(6分)

小题2:(1)小说与戏剧同属叙述文体,通过对情节的编织和人物形象的塑造来表达对生活的审视和思考;由于二者不同的艺术特性,其表现手法也各有不同。试就上面越剧片段(节选)和小说原著进行比较,分析两段文字人物出场时在人物描写方面的不同。(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析探究造成这种不同的原因。(4分)

小题3:对“摔玉”一节,小说《红楼梦》原著中是这样描写的:

(宝玉摔玉后)贾母忙哄他(宝玉)道:“你这妹妹原有这个来的,因你姑妈去世时,舍不得你妹妹,无法处,遂将他的玉带了去了……还不好生慎重带上,仔细你娘知道了。”说着,便向丫鬟手中接来,亲与他带上。

在改编成越剧时,编剧把它改为“熙凤给宝玉戴上”。这样的改动在一些名著的改编时并不鲜见,这一改动效果如何?请对此谈谈你的看法。(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