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综合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国是世界上第一个工业生产的国家,……因为我们有良好的政府,因为我们有一些独特的有利条件,因为我们有丰富的煤炭,因为我们有精巧的机器和机械,……尤其重要的是因为我们有雄厚的资本积累,……

——1816年,英国下院议员

材料二 我们发觉自己处于这样一个世界:……在这世界里,充满了流线型汽车、有

轨电车和飞机;这世界受到了来自传声筒的喧声的干扰,遭到了新闻标题以及电影和电视中的不断变化的镜头的攻击。这世界是有史以来唯一的一种经济统冶——工业文明的统治的一部分;它不但为西欧诸民族所分享,也为俄国人、美国人和日本人所分享,甚至还在某种程度上为中国人和印度人所分享。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三 梁启超在1923年写的《五十年中国进化概论》中指出:“近五十年来,中国

人渐渐知道自己的不足了……第一期,先从器物上感觉不足。……第二期,是从制度上感觉不足。……第二期所经过的时间,比较的很长……革命成功将近十年,所希望的件件都落空,渐渐有点废然思返,觉得社会文化是整套的,要拿旧心理运用新制度,决计不可能……”

回答:

(1)材料一中“独特的有利条件”除了材料提到的之外,请再举2例。(2分)

(2)材料二中提及的“经济统治”和“分享”,意味着世界连成一体。结合所学知识概

述工业革命前后这种联系是怎样体现的?(4分)

(3)材料三中国在“器物上感觉不足”,因而采取了什么措施?结果怎样?(2分)

(4)“革命成功将近十年,所希望的件件都落空”中的“革命”指什么事件? (1分)

“所希望的件件都落空”了吗?谈谈你的看法。(4分)

答案

(1)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广阔的海外市场、圈地运动解决了劳动力、手工业时期生产技术的进一步发展等。(2分,任答其中两例)。

(2)工业革命前:伴随着新航路的开辟,西欧国家开始了殖民扩张,他们在亚、非、拉美的许多国家和地区建立了殖民地,并与他们建立了直接的贸易关系,世界市场开始形成。(2分) 

工业革命时期:随着工业革命的开展,19世纪中期,世界市场初步形成。资产阶级利用工业革命带来的经济和军事实力在全世界拓展市场,工业产品的输出和工业原料的输入,使世界贸易的范围和规模迅速扩大,交通运输的改善,使各地联系更加更加便捷、更加密切。(2分)

(3)开展洋务运动。(1分)结果:失败了,没有达到自强求富的目的。(1分)

(4)辛亥革命。(1分)没有落空:取得了武昌起义的胜利,成立资产阶级共和国,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颁布了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性质的宪法。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落空: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

(4分,本题具有开放性,学生可以任意作答,答案满分均为4分)

说明:学生答题不必完全拘泥于所给答案,只要言之成理,亦可得分。

(1)除了材料中提到的“良好的政府、丰富的煤炭、精巧的机器和机械、雄厚的资本积累”等条件外,还包括先进的制度、广阔的市场、丰富的劳力、进步的技术等。

(2)题目的主旨是“世界市场的形成发展”,工业革命前,新航路开辟,殖民扩张等因素促成了世界市场的形成。工业革命时期,资产阶级继续开拓市场,掠夺廉价原料,加上新型交通工具的出现,各地的联系更加紧密。

(3)针对器物落后所采取的措施是洋务运动。甲午战争的战败宣告了洋务运动的破产。

(4)这是梁启超1923年的文章,“近十年”指的就是1911年辛亥革命以来的这段时间。是否“件件都落后”,可以有不同的看法,但必须提供证据支撑自己的判断,只要言之有理即可。

材料题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