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14年1月,国务院批复陕西“西咸新区”为国家级新区。
西咸新区是古丝绸之路的起点。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有专家认为,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要文化先行一步,加强沿线国家文化的交流,增进相互了解,做到民心相通。
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材料中观点合理性的理由,并为如何做到民心相通提一些政策性建议。(7分)
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相互交融。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文化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中,不同民族文化相互交融。
建议:大力发展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间商业贸易,发展沿线国家间旅游,互办国家文化年,互派留学生和访问学者等。
题目分析:本题第一小问要求学生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材料中观点合理性的理由。解答本题学生必须从对材料的分析理解中来找寻答题的思路。题中材料“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要文化先行一步”,表明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相互交融;题中材料“加强沿线国家文化的交流,增进相互了解”,表明文化具有多样性特征,也说明了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本题第二小问要求学生为“民心相通”提出政策性建议。“民心相通”指的是加强民族文化交流。本问属于开放性试题,学生可根据平时教师上课所讲或通过报纸、电视、网络等媒体上所涉猎的相关方面的时事,从加强经贸往来、发展国际旅游、互派留学生等角度加以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