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 300年前,17世纪末,中国的康熙皇帝和俄国的彼得大帝善于吸收新鲜知识,康熙还向洋教士学证几何题;两个皇帝都锐意改革,康熙兴修水利,发展农业,改革税制,力度不可谓不大,也开创了“康乾盛世”,取得不少成绩。然而,俄国改革的效果却远远超过中国。
材料2 300年前,我们曾经有过惨痛的历史教训,康熙对当时的工业化萌芽不感兴趣。150年后,在新的海上航路使世界地域一体化进程中,1840年西方的工业经济产物——坚船利炮彻底打垮了中国小农经济大刀长矛,其实直到1860年中国和印度还分别居世界工业总产量(以手工业产量为主)的第一和第二位。—《21世纪社会的新趋势——知识经济》
回答:
(1)“康乾盛世”的繁荣是建立在什么经济基础上的?
(2)18世纪中后期西方国家的经济发生了什么变化?
(3)中国封建政府对萌芽状态中的资本主义采取什么政策?
(4)其影响如何?
(5)试以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原理分析中国、印度等国落后挨打、世界出现“东方从属于西方”局面的原因。
(1)建立在小农经济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自然经济基础上。
(2)工业革命从英国开始,并逐渐向西欧和北美一些国家扩展,这些国家进入工业革命时代,社会生产力极大提高。
(3)清政府实行禁止或限制对外贸易的闭关政策,并顽固执行重农抑商政策,在国内设立大量关卡,对商品征收重税,并严格限制手工业生产规模。
(4)使我国资本主义萌芽长期处于缓慢发展的状态而与工业革命无缘。
(5)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状况,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生产力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决定因素。从表现上看是西方的“坚船利炮”打垮了中国和印度的大刀长矛,是武器的胜利,实质上是西方先进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资本主义制度战胜了落后的封建生产方式、封建制度。
解答第一问必须联系教材,“康乾盛世”是封建社会晚期经济发展的“回光返照”,繁荣的基础是自然经济的发展。18世纪中后期西方国家以英国为代表进入工业革命时代。中国虽然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却受到清朝封建政府的阻碍,闭关政策和重农抑商就是这种阻碍的反映;其影响是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解答第二问侧重于理论分析,依据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相互关系的理论,认识印度、中国“落后挨打”的实质是资本主义战胜封建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