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填空题

(14分,每空2分)

I.合成氨工业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其原理为:

N2(g)+3H2(g)  2NH3(g)  △H=" -92.4" kJ/mol   据此回答以下问题:

(1)为了提高氨气的产率,可以选择的方法是          _______(填序号,错选扣分)。

① 升高温度  ② 增大压强  ③ 使用催化剂  ④ 及时分离出NH3

(2)对在密闭容器中进行的可逆反应:N2(g)+3H2(g)2NH3(g),下列哪种情况下,

说明该反应已经达到化学平衡状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N2的正反应速率是NH3的逆反应速率的1/2  

②在恒容条件下,混合气体的压强保持不变

③N2、H2、NH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3:2    

④单位时间内每生成3mol H2的同时有2mol NH3生成

⑤3mol N-N键断裂,同时有6mol N-H键断裂

(3)一定条件下,NH3在固定体积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分解反应(△H>0)并达平衡后,仅改变下表中反应条件x,该平衡体系中随x递增y递减的是________________(选填序号)。

选项abcd
x温度温度加入H2的物质的量加入NH3的物质的量
yNH3的物质的量平衡常数KNH3的转化率生成物物质的量总和
 

II.(1)在酸性溶液中,碘酸钾(KIO3)和亚硫酸钠可发生如下反应:

2IO3+5SO32+2H===I2+5SO42+H2O

生成的碘可以用淀粉溶液检验,根据反应溶液出现蓝色所需的时间来衡量该反应的速率。

某同学设计实验如下表所示:

 0.01mol·L-1

KIO3酸性溶液(含淀粉)的体积/mL

0.01mol·L-1

Na2SO3溶液的体积/mL

H2O的体积

/mL

实验

温度

/℃

溶液出现蓝色时所需时间/s
实验15V13525---------
实验2554025----------
实验355V20-----------
 该实验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表中V1=___________mL.

(2)可逆反应C(s)+H2O(g)  H2(g)+CO(g),△H>0达到平衡后,改变某一外界条件(不改变物质的量的条件下),反应速率与时间t的关系如右图。

①图中t4到t6段时引起平衡移动的条件可能是             

②图中表示平衡混合物中CO的含量最高的一段时间是           

答案

I.(1)②④   (2)①②④   (3) C

II.(1)探究该反应速率与亚硫酸钠溶液浓度的关系, 探究该反应速率与温度的关系   10

(2) ①  增大压强    ②    t3-t4

材料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市场总是在扩大,需求总是在增加,甚至工厂、手工业也不再能满足需要了,于是,蒸汽机器引起了第一次工业革命。

       材料二:1870年以后,第二次工业革命促使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地发展,各种新技术,新发明陈出不穷,特别是电力的发明,并迅速应用于工业生产,大大促进工业的发展。

材料三:观察下列图片

图一、蒸汽轮船
图二、飞机
图三、汽车
 图四、蒸汽机车

请回答:(1)依据材料一回答“蒸汽的机器”是谁改良的?它使人类进入什么时代?这种机器首先在什么部门开    始应用?                                                                                                                                                                 (2)结合材料二回答:第二次工业革命使人类进入什么时代?有发明大王称号的美国发明家是谁?请列    举这一阶段出现的新通讯工具。                                                                                                                                                                (3)材料三是几个科学家的发明,请你从给出的发明家中选出图一、图二的发明者(填字母)    A.莱特兄弟B.富尔顿C.本茨D.史蒂芬孙    图一的发明者                  

    图二的发明者                 

填空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