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论述题

(26分)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美丽中国”是党的十八大报告中众多新词里特别闪亮的一个,在“美丽中国”的愿景下,文化建设更要努力提高全民族的文化艺术素养,把文化的传承与保护寄予每个自觉的个体,真正带来文化的多元和丰富生态,让中华文化的魅力绽放“美丽中国 ”。

材料二 围绕着“美丽广东”这个主题,2014年广东省把城镇化作为扩内需的最大拉动力,正确处理城镇化建设与环境保护的关系;统筹规划城镇布局,把工作着力点放在加快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发展上;实施百镇建设示范行动,走符合发展规律、具有广东特色的城镇化之路。

(1)结合材料一,运用辩证唯物论的知识,评析“只要充分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就一定能够建设美丽中国”。(9分) 

(2)请用“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的知识解读广东省城镇化做法中体现的哲理(8分)

(3)某校积极响应建设“美丽广东”的号召要打造“美丽校园”,就“美丽校园人人共享,美丽校园人人有责” 展开讨论。如果你是该校同学,请从《文化生活》角度列出你交流发言的提纲。(9分)

答案

(1)①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在“美丽中国”的愿景下,努力提高全民族的素养,体现了重视意识的能动作用。(3分)

②物质决定意识,这要求我们必须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发挥意识能动作用的同时,如果没有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就不能够建设美丽中国。(3分)

③规律具有客观性,这要求我们尊重客观规律,按规律办事,违背客观规律,就会受到规律的惩罚。如果盲目发挥主观能动性,会对生态环境起到破坏作用。题目中观点是片面的。(3分)

(2)①矛盾即对立统一,要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2分)正确处理城镇化建设与环境保护的关系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体现了对立统一的方法论原则。(1分)

②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联结,要求我们做到共性与个性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2分)实施百镇建设示范行动,走具有广东特色的城镇化之路,遵循了在普遍性指导之下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原则。(1分)

③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1分)。统筹规划城镇化布局,把握城镇化建设工作的着力点,体现了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1分)。(此点答主要矛盾要求抓重点抓关键同理得分)

(3)①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活动和文化环境。我们要创设一个文明有礼、积极向上的美好校园环境。(2分)

②人们接受健康向上的文化影响,往往是自觉学习、主动接受文化熏陶的过程。我们要积极参加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不断丰富自身的精神世界。(2分)

③自觉传承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同时和别的学校交流、借鉴,做好文化传播的使者。(4分)

题目分析:

(1)本题要求考生从辩证唯物论的角度,评析“只要充分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就一定能够建设美丽中国”观点,属于辨析类的解答题。考生在分析时,可以首先从意识活动的特点和作用的角度分析说明建设美丽中国,需要充分发挥意识的的作用;其次从建设美丽中国还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角度分析说明这一观点的不足之处;最后还可以从规律是客观的,建设美丽中国要把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尊重客观规律的有机结合的角度分析说明此观点不足之处即可。

(2)本题要求考生运用“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的知识解读广东省城镇化做法中体现的哲理,属于体现类的解答题。考生在分析时,要牢牢扣住材料。材料中的“正确处理城镇化建设与环境保护的关系”体现了对立的观点;“统筹规划城镇布局,把工作着力点放在加快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发展上”体现了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的观点;“实施百镇建设示范行动,走符合发展规律、具有广东特色的城镇化之路”体现了坚持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统一的知识。

(3)本题通过创设了某校积极响应建设“美丽广东”的号召要打造“美丽校园”,就“美丽校园人人共享,美丽校园人人有责” 展开讨论的情景,要求考生从《文化生活》角度列出你交流发言的提纲。考生可以文化对人影响的来源的角度分析说明举办开展这一活动原因;其次可以从人们接受先进文化的熏陶是自觉的过程的角度分析说明作为中学生应该积极参加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不断丰富自身的精神世界;最后可以运用文化交流与传播的知识分析说明要加强校际交流。

单项选择题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