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综合题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5分)

材料一   《汉书》“秦遂并兼四海,以为周制微弱。终为诸侯所丧.故不立尺土之封,分天‘厂为郡县’。”这表明秦把新创的政治制度推向全国。 

材料二  “一个国家外部的崛起,实际上是它内部力量的一个外延。内部制度还没有健全的情况下,很难成为一个大国,即使成为一个大国,也不是可持续的。”“就世界大国英国而言,大 * * 是在十三世纪初成文的,过了近五个世纪,君主立宪才成为成文的宪政原则,而民主制的到来还要通过十九至二十世纪的多次改革。真实意义上的“一人一票”的民主直到二十世纪中叫‘才在英国实现,此刻距大 * * 已有七个世纪的历史,距光荣革命也有二百五十多年的历史’。”                       ——英国诺丁汉大学教授郑永年

材料三  佩弗在《远东》中说:“1912年在中国建立起美国政体的仿制品,真是荒唐可笑。这种政体悲惨地结束了。然而;失败的并不是这种政体,而是一代人。”   

材料四   1949年9月21日至30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平举行,北平群众聚集在 * * 新华门前,热烈庆祝会议的召开。毛 * * 指出:“现在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在完全新的基础上召开的,它具有代表全国人民的性质。”

请回答

(1)秦朝具有创新意义的政治制度是什么?(1分)它产生怎样的深远影响。(2分)

(2)英国君主立宪成为成文的宪政原则的标志是什么?举一例说明“民主制的到来还要通过十九至二十世纪的多次改革”来实现的。(2分)

(3)中国建立起美国政体的仿制品是指什么? “荒唐可笑”的原因是什么?  (2分)

(4)指出中华人民共和国建成后我国实行民主政治的主要机构。(1分)20世纪50年代,我国的民主政治制度有何发展?  (3分)    

(5)综合以上材料,你得到哪些启示?  (4分) 

答案

(1)政治制度: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包括皇帝制、三公九卿制、郡县制。(1分)

影响:有利于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统一;为后世沿用:明清以后,专制制度越来越成为社会进步的羁绊。(2分)

(2)1689年颁布的《权利法案》;1832年英国议会进行选举改革,工业资产阶级获得了更多的议席。(2分)

(3)“仿制品”是指共和政体、三权分立等政治体制;“荒唐可笑”是因为仿制品不适合中国国情;(2分)

(4)机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1分)发展:建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政协制度、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3分)

(5)制度建设是国家发展的关键;制度发展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不是靠一时一次的“崛起”可以完成的,崛起不是一种运动,而是一个过程,一个长期的、综合的过程;政治制度要与国情相结合,并不是说要仿效任何西方民主制度,民主制度是仿效不来的;民主制度并不存在一个固定模式,中共只有通过政治制度创新才能实现国家内部的长治久安,进而实现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全面崛起。(4分)

(1)此题主要考查秦朝具有创新意义的政治制度,难度不大。

(2)第一问,此题考察英国君主立宪制区里的标志。材料中所说的“多次改革”说明民主制的确立需要多次反复的斗争,但是要注意材料的“十九至二十世纪”这个事件限制。

(3)注意材料所给的时间“1912”年,所以根据这个时间线索进行思考,1912年前后正时中华民国建立,所以可以结合题目得出仿制品是指《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中西方民主政体的仿效。但是临时约法不符合当时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环境,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较为弱小。

(4)思考新中国建立前后实行的民主政治机构。

(5)此题可以有自己的想法,但是要言之有理,论之有据。

问答题

Ⅰ.某同学做探究“合力的功和物体速度变化关系”的实验装置如图1,小车在橡皮筋作用下弹出,沿木板滑行.用一条橡皮筋时对小车做的功记为W,当用2条、3条…,完全相同的橡皮筋并在一起进行第2次、第3次…实验时,每次实验中橡皮筋伸长的长度都保持一致.实验中小车获得的速度由打点计时器所打的纸带测出.实验中木板水平放置,小车在橡皮筋作用下运动,当小车速度最大时,关于橡皮筋所处的状态与小车所在的位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

A.橡皮筋仍处于伸长状态

B.橡皮筋恰好恢复原长

C.小车恰好运动到两个铁钉的连线处

D.小车已超过两个铁钉的连线

Ⅱ.探究能力是物理学研究的重要能力之一,有同学通过设计实验探究绕轴转动而具有的转动动能与哪些因素有关.他以圆形砂轮为研究对象,研究其转动动能与质量、半径、角速度的具体关系.砂轮由动力带动匀速旋转测得其角速度ω,然后让砂轮脱离动力,用一把弹性尺子与砂轮接触使砂轮慢慢停下,设尺子与砂轮间的摩擦力大小恒为

10
π
牛(不计转轴与砂轮的摩擦),分别取不同质量、不同半径的砂轮,使其以不同的角速度旋转进行实验,得到数据如下表所示:

(1)由上述数据推导出转动动能Ek与质量m、角速度ω、半径r的关系式为______(比例系数用k表示).

(2)以上实验运用了物理学中的一个重要的实验方法是______.

半径r/cm质量m/kg角速度ω(rad/s)圈数转动动能Ek/J
4128
41318
41432
42216
43224
44232
81216
121224
161232
Ⅲ.测定木块与长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时,采用如图2所示的装置,图中长木板水平固定.

(1)实验过程中,电火花计时器接在频率为50Hz的交流电源上.调整定滑轮高度,使______.

(2)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测得木块的质量为M,砝码盘和砝码的总质量为m,木块的加速度为a,则木块与长木板间动摩擦因数

μ=______.

(3)如图3为木块在水平木板上带动纸带运动打出的一条纸带的一部分,0、1、2、3、4、5、6为计数点,相邻两计数点间还有4个打点未画出.从纸带上测出x1=3.20cm,x2=4.52cm,x5=8.42cm,x6=9.70cm.则木块加速度大小a=______ m/s2(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多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