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实验题

某合作小组同学将铜片加入稀硝酸,发现开始时反应非常慢,一段时间后反应速率明显加快。该小组通过实验探究其原因。

(1)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提出合理假设。该实验中反应速率明显加快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A.反应放热导致温度升高

B.压强增大

C.生成物的催化作用

D.反应物接触面积增大(3)初步探究。测定反应过程中溶液不同时间的温度,结果如下表:

时间/min05101520253550607080
温度/℃25262626262626.527272727
结合实验目的和表中数据,你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进一步探究。查阅文献了解到化学反应的产物(含中间产物)可能对反应有催化作用,请根据以下实验设计表将实验目的补充完整:

实验

编号

铜片

质量/g

0.1mol·L-1

硝酸体积/mL

硝酸铜

晶体/g

亚硝酸钠

晶体/g

实验目的
52000实验①和②探究       的影响;实验①和③探究       的影响。
5200.50
52000.5

答案

(10分)(1)3Cu+8H+2NO3 = 3Cu2+2NO↑+4H2O (2分) (2)AC(2分)

(3)温度不是反应速率明显加快的主要原因。(2分)(4) Cu2(2分)    亚硝酸根(2分)

题目分析:(1)稀硝酸是氧化性酸,和铜反应生成硝酸铜、NO和水,则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3Cu+8H+2NO3=3Cu2+2NO↑+4H2O。

(2)反应物都不是气态,则压强对反应速率没有影响。随着反应的进行,反应物接触面积应该逐渐减小,所以引起反应速率增大的原因可能是反应放热导致温度升高或生成物的催化作用,因此答案选AC。

(3)根据表中数据可知,反应过程中溶液的温度变化不大,这说明温度不是反应速率明显加快的主要原因。

(4)根据表中数据可知,实验①和②中不同之处在于是否加入了硝酸铜,所以实验①和②探究的是铜离子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同样分析可知,实验①和③中不同之处在于是否加入了亚硝酸钠,所以实验①和③探究的是亚硝酸根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点评:该题是中等难度的试题,侧重对学生实验能力的培养,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有利于培养学生规范严谨的实验设计能力,提升学生的学科素养。

单项选择题
单项选择题


本部分均为单选题,着重考查考生对语言文字的理解与驾驭能力。
这种能力包括:对词,句子、篇章一般意思和特定意义的理解;对比较复杂的概念和观点的准确理解;对语句隐含信息的合理推断;根据上下文,恰当选用词语;准确地辨明句义,筛选信息。
注意:问题可能是选择一个词语或一个句子,使表达最为准确,也可能是考查对文字内容的理解,你的选择应与题目要求最相符合。

阅读以下文字。完成以下问题。
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附近海域26日上午发生强烈地震并引发海啸灾难,波及了印度洋沿岸的7个亚洲国家和1个非洲国家,造成十几万人丧生。为什么这次地震震级如此之强、灾难波及面如此之广、并造成如此巨大的人员伤亡就这些问题,各国地震专家分别做出[ ]。
中国地震台网中心副主任研究员张晓东认为,这次地震是一次发生在板块边缘的逆冲型地震。苏门答腊以北地区位于印度板块边缘,板块边缘的一个长距离破裂带通过长时间积累,蓄积了巨大能量,最后这些能量集中释放出来,这就是此次大地震的直接原因。张晓东介绍说,此次地震中断层移动导致断层间产生一个空洞,当海水填充这个空洞时产生出巨大的海水波动。这种波动从深海传至浅海时,海浪陡然升到十几米高,并以每秒删米的速度传播,形成海啸。
英国地质调查局的地质学家戴维,布思将此次地震引发海啸的过程比喻为在海底划动着一支巨大的桨。“一个巨大的水柱在移动,我们说的是数十亿吨水(的一个大水柱)。这是一种异常巨大的扰动。”布思说,“这一水柱以每小时800公里的速度移动,并很快从震中传递到斯里兰卡,造成那里惨重的人员伤亡。”
美国地质学家布鲁斯·普雷斯格雷夫说:“此类发生在浅海的大地震能使整个海底因此摇摆震动……就像你在搅动浴缸中的水,地震引起的波涌能波及整个大洋。”美国地质调查局已经根据震级将此次地震列为有纪录以来的第五大地震。
虽然此次地震震级很高,并使周边地区都有震感,但对人类生命财产造成巨大损失的主要是此次地震引发的海啸。此次灾难造成的绝大多数人员伤亡都与海啸有关。对此,美国地质调查局信息中心的专家韦弗利。帕森指出,如果以前在印度洋建立了海啸预警机制,如果能居安思危给人们提供防护教育,这场灾害也许不会夺去这么多人的生命。目前,在印度洋沿岸,竟然没有一个海啸预警中心。帕森认为,这显然是因为印度洋很少出现海啸,使印度洋沿岸国家减低了防范意识,致使“这次海啸袭击的许多地方的居民根本没有任何海啸知识”。
意大利国家地质研究所主管恩佐·博斯基在接受意大利国家电台采访时说,这场地震“让整个地球都在振动”,颤动之强,甚至扰乱了地球磁场。

根据文中所提供的信息,推断准确的一项是( )。

A.各国地震专家普遍认为地震和海啸的关系紧密,发生地震后就有发生海啸的危险

B.按照韦弗利·帕森的说法,这次印度洋海啸之所以夺去很多人的生命,就是由于人们缺少防护意识而导致的

C.经过这次海啸,加强海啸知识教育和建立海啸预警机制对于印度洋沿岸国家来讲变得十分必要

D.中国的张晓东研究员推测的海啸形成原理要比另外几个科学家的推测更科学更严密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