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改错题

“在权利方面,人们生来就是而且始终是自由平等的……”

“任何政治结合的目的都在于保存人们的自然的和不可动摇的权利。这些权利就是自由、财产、安全和反抗压迫……”“在法律面前,所有公民都是平等的……”“各个公民都有言论、著述和出版的自由……”“财产是神圣不可侵犯的权利,除非有明显的公共需要,经过合法手续,并事先给予公开的补偿,不得剥夺。”

请回答:

⑴以上材料出自哪个国家的法律文献?该文献的名称是什么?颁布该文献的机构是什么?(3分)

⑵这个国家此时爆发了革命,这次革命开始和结束的标志分别是什么?(2分)

⑶该法律文献的进步性体现在哪里?(2分)

答案

⑴法国 《 * * 宣言》 制宪议会

⑵开始:攻占巴士底狱  结束:热月 * *

⑶体现出自由、平等、民主的思想

题目分析:

(1)捉住材料的关键信息“财产是神圣不可侵犯的权利”以及材料主要意思可知是法国的《 * * 宣言》;《 * * 宣言》是在法国大革命时期颁布的纲领性文件。 * * 宣言以美国的《独立宣言》为蓝本,采用18世纪的启蒙学说和自然权论,宣布自由、财产、安全和反抗压迫是天赋不可剥夺的 * * ,肯定了言论、信仰、著作和出版自由,阐明了司法、行政、立法三权分立、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按照法国的机构,《 * * 宣言》应该是由制宪议会颁布。

(2)由(1)问的分析可知,第二问考的就是法国大革命了,这次革命开始的标志是189年的攻占巴士底狱;结束的标志是1794年的热月 * * 。

(3)《 * * 宣言》的进步性主要体现在它深受启蒙思想的影响,如自由、平等、民主、博爱等。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学生阅读分析材料的能力,很好地考查了法国大革命的主干知识;法国大革命是1789年在法国爆发的资产阶级革命,统治法国多个世纪的君主制封建制度在三年内土崩瓦解。法国在这段时期经历着一个史诗式的转变:过往的封建、贵族和宗教特权不断受到自由主义政治组织及上街抗议的民众的冲击,旧的观念逐渐被全新的天赋 * * 、三权分立等的民主思想所取代。

选择题
问答题


被告人:汪某,男,40岁,曾因抢劫罪被判有期徒刑,1997年4月刑满释放。
被告人:韩某,男,30岁,因犯盗窃罪于 1998年11月25日被二审法院判处有期徒刑3年,缓期4年,1998年12月10日,送回其原户籍所在乡镇考察。
被告人:高某,男,32岁。
2002年2月的一天,被告人汪某在街上闲逛之际认识了来该市找临时工的一农村青年妇女卢某。汪某以介绍工作为名将卢某骗至一无人处将其强行 * * 淫后,以5000元价格将其卖给了被告人韩某。韩某得手后觉得自己目前正在被有关机关监督考察,心想还是规矩点好,但又不甘心人财两空,于是又将卢某偷偷送给邻村的单身汉高某做老婆,并向其索要了“酬金”7000元。卢某坚决不愿做高某的老婆,高某便将其锁在一间阴暗潮湿的房子里,不给吃喝。一日,卢某伺机逃跑,被高某抓回来并当着村里一些乡邻的面强行剥光上衣,并威胁说,如果胆敢再逃,将剥光其下身衣服,让其无脸见人。事后高某觉得仍不解气、不放心,又将卢某暴打一顿致其小腿骨折。某日晚,高某趁卢某熟睡之机,悄悄溜进房屋,强行与卢某发生了性关系。当地公安机关接到群众举报后迅速侦破此案,并立即前往高某所在村庄来解救卢某。高某听到消息,马上叫来其堂兄堂弟和朋友高甲、高乙、高丙、高丁、赵某、陈某等8人各拿锄头、铁棍把持自家的大门,阻挠前来解救的公安人员。在公安机关增派人力和周围群众的积极努力下,卢某终于被救出,送往当地医院进行治疗,不久顺利返回家乡。
根据上述案情,请回答下列问题:

给高某帮忙的高甲等人是否构成犯罪若构成犯罪,如何定性若不构成犯罪,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