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综合题
阅读下列评论隋朝大运河的几首古诗:
材料一:胡曾《汴水》:“千里长河一旦开,亡隋波浪九天来。锦帆未落干戈起,惆怅龙舟更不回。”
材料二:宗元鼎《炀帝冢》:“帝业兴亡世几重?风流犹自说遗踪。但求死看扬州月,不愿生归驾九龙。”
材料三:李敬方《汴河直进船》:“汴水通淮利最多,生人为害亦相和。东南四十三州地,取尽膏脂是此河。”
材料四:皮日休《汴河怀古》:“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请回答:
(1)材料一、二的作者观点有何相似之处?你对此有何看法?
(2)材料二对开凿运河原因的认识是否符合史实?为什么?
(3)对开凿运河的评价,材料三与材料一、二的观点有何异同?
答案
(1)隋亡于运河。隋亡于暴政,并非亡于运河本身。
(2)否。开凿大运河是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朝对全国的统治。
(3)异:首先确认运河之利。同:对运河的弊端认识错误。
四则材料都是对隋朝大运河进行评价的诗歌,材料的形式较为新颖。要分析理解每首诗的基本观点,抓住一些关键词,如“龙舟”“风流”“扬州月”等,获取有效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