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填空题

(6分)将6molA气体和2molB气体在2L密闭容器中混合并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3A(g)+B(g)xC(g)+2D(g)。若经5min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容器内的压强变小,并知D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2mol/(L•min),请填写下列空白:

①x的数值为      ;  ②A的平均反应速率为            ; ③5min时B的转化率为         

答案

① 1    ②0.3mol•L-1•min -1    ③50% 

题目分析:①由于反应达到平衡时容器内的压强变小,则该反应的正反应是个气体体积减小的反应,所以3+1>x+2.方程式的系数都是正整数。所以x=1。②V(D)= 0.2mol/(L•min),由于V(A):V(D)=3:2,所以V(A)= (0.2mol/(L•min)×3)÷2=0.3mol/(L•min)。③5min时V(D)= 0.2mol/(L•min),由于V(B):V(D)=1:2;所以V(B)= 0.1mol/(L•min);Δc(B)= V(B)·Δt=0.1mol/(L•min)×5min=0.5mol/L因此B的转化率为{0.5mol/L÷(2mol÷2L)}×100% =50% .

单项选择题 A1/A2型题
材料题

鸦片战争后,作为第一批开埠通商城市的福州及其周边农村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清末,马铃薯开始引进福建,种植面积很快扩大,主要销往国外市场。《闽海关十年报告(1892~1901年)》载:“福州周围农村生产很多马铃薯,运往香港和新加坡售卖。但是在35年前,当地很难买到马铃薯,外国人餐桌上的马铃薯要从澳门或者汕头运进来。”到20世纪20年代,,并且获利颇佳”。

材料二:建立原料基地,设立农产品加工工厂也是农业生产结构性变动的一个表现。福建沿海平原盛产蔗糖……商人施景辉等人集股20万元,在……闽侯尚干乡办起了“华兴机器制糖公司”。该公司以高价采购甘蔗,“各乡闻风而起,遂多种蔗,即以新洲而论,所种视往年增三分之一,各乡略同”。

材料三:19世纪末,以福州为中心的机坊为数约500家,散布在福州市内及附近各村,……大机坊备有布机30部,年产量1万匹;小机坊也备有数部,年产量500匹。他们接受布庄行的委托而织制,庄行将原料棉纱分送给各机场织制,制成的布再由染场收回,贴上本庄招牌出卖。这些新兴的农家手工业从属于近代工商业资本的厂商、行号。农民或自置织机,或从厂商处租机,并领取原料,织成后交给厂商,论件给资。——以上材料均选自林星:《近代东南沿海通商口岸城市城乡关系的透视》

(1)依据材料,概括开埠通商后福州周边农村经济呈现的新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引起以上变化的原因有哪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如何认识上述变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