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2011年世界环境日的中国主题是“共建生态文明,共享绿色未来”。为唤起公众对环境与发展关系的清醒认识和自觉行动,有关部门发布《全国环境宣传教育行动纲要(2011-2015年)》,提出每个公民都应该树立正确的生态环境道德观,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宣传者,实践者,推动者。
材料二:建设生态文明,必须实施低碳能源发展战略。核电是国际公认的低碳能源,然而,从三里岛和切尔诺贝利核事故的伤痛,到日本福岛核泄漏的阴霾,一次次引发全球对核电安全的高度关注和重视。各国依据核电发展的客观规律和特殊要求,不断反思核电安全标准,检查核电安全建设,完善核电安全措施与技术体系,以推动核电安全日臻完善。
(1)运用《文化生活》中有关文化对人的影响的知识,说明加强环境宣传教育的意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结合材料二,从《生活与哲学》“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的知识角度,说明人类在发展核电过程中应怎样确保安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①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加强环境宣传教育,有助于人们清醒的认识环境与发展的关系,转变思维方式,采取自觉行动。②文化能产生潜移默化、深远持久的影响。加强环境宣传教育,有助于营造全社会重视环保的文化氛围。③文化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加强环境宣传教育,有助于提高人的道德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2)①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在发展核电过程中,人类应依据核电发展的客观规律和特殊要求,从安全标准、安全建设、安全措施、技术体系等方面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确保核电安全。②正确处理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在推动核电发展和应对核事故过程中,人类应不断总结经验教训,深化和发展对核电安全的认识;运用对核电本质和规律的正确认识,指导核电建设,使核电安全日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