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综合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材料二 “国家本置中书、门下以相检察,中书诏赦或有差失,则门下当行驳正。”

——摘自《资治通鉴》

材料三 “以为天下利害之权皆出于我,我以天下之利尽归于己,以天下之害尽归于人……使天下之人不敢自私,不敢自利,以我之大私为天下之大公……” ——黄宗羲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历史现象?后来的统治者是怎样解决这一问题的?解决这一问题的重大作用是什么?

(2)材料二反映的是什么制度?如何评价?

(3)材料三中的观点是谁提出的?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该观点出现的主要原因。

答案

(1)西汉初年郡县制与封国制的并存。汉武帝时着手解决王国问题,颁布了“推恩令”和限制藩王的“附益之法”。中央集权大大加强。

(2)三省六部制。

评价:①三省六部职权分工合作、互相牵制,使封建官僚机构形成完整严密的体系,提高了行政效率,加强了中央的统治力量。②三省的分工使宰相的权力一分为三,三省的长官大都品级较低,这就削弱了相权,加强了皇权。③三省六部制度的确立,是中国官制吏上的重大变革,此后,历朝基本上沿袭这种制度。

(3)黄宗羲。

原因:封建君主专制统治的强化。

解析:第一问中的“历史现象”,可依据材料一中的信息“东莱郡”“胶东国”判断,是西汉时期郡县制和封国制并存,这一关键明确了,解决这一问题的措施和作用,只须依据教材相关内容归纳即可。第二问中的“制度”,可依据材料二中的信息“中书”“门下”判断为三省六部制,其“评价”可按教材归纳。第三问中的“观点”应依据材料三中的信息和教材相关内容,可判断是明清之际进步思想家黄宗羲揭露君主专制的论述。其“原因”很明显是封建君主专制的强化。

填空题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