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选择题

下表中评价合理的是(  )

选项化学反应及其离子方程式评价
AFe3O4与稀硝酸反应:2Fe3O4+18H+ =6Fe3++H2↑+8H2O正确
B向碳酸镁中加入稀盐酸:+2H+ =CO2↑+H2O错误,碳酸镁不应写成离子形式
C向硫酸铵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钡溶液:

Ba2++=" " BaSO4

正确
DFeBr2溶液与等物质的量的Cl2反应:

2Fe2++2Br-+2Cl2=2Fe3++4Cl-+Br2

错误,Fe2+与Br-的化学计量数之比应为1∶2
 

答案

答案:B

本题考查离子方程式的正误判断,意在考查考生的分析评价能力。A项,Fe3O4中的Fe2+能够被硝酸氧化,应生成NO气体;C项,应同时生成NH3·H2O; D项,氯气先将Fe2+氧化为Fe3+,然后再氧化Br-,离子方程式正确,评价不正确。

综合题

(24分)古往今来,各地区各民族都对世界文明的发展做出了贡献。世界历史不是各民族历史的堆积,而是人类自孤立和分散的状态,逐步发展成为一个密切联系的整体的过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斯大林在《马克思主义和民族问题》里提出“民族是人们在历史上形成的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于共同的民族文化特点上的共同心理素质这四个基本特征的稳定共同体。”……我以为《中庸》里边“今天下车同轨、书同文、行同伦”这十二个字是最能表现出我们民族形成的情形,……最早提出了汉民族秦汉形成说。

——吕思勉《中国民族演进史》

材料二 一个民族要崛起,要有三个方面的改变:第一是人心的改变;第二是政治制度的改变;第三是器物的改变。

——《大国崛起的文化准备》

材料三 ……工业革命结束了民族地域历史,实现了从民族历史向世界历史的转变。世界现代化进程的横向发展是指与生产力不断提高相适应的各民族、各地区交换、交往的增长,闭塞和隔绝状态的突破,文化的扩散和汇合。

——舒小昀《边缘与中心的变动:英国现代化模式探析》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论证“汉民族秦汉形成说”。(8分)

(2)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说明14—19世纪上半期西方各民族怎样实现了“人心的改变”和“政治制度的改变”。(8分)

(3)归纳材料三的观点,并以19、20世纪的史实加以说明。(8分)

填空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