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综合题

(20分) 世界政治文明是五彩缤纷的,它们的差异,正是文明多样性的体现。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下面三幅国家中央行政管理体制图

图1秦朝三公九卿制    图2古希腊的雅典    图3美国

材料二  “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国民享有人身、居住、财产、言论、出版、集会、结社、通信和信教的自由;人民有请愿、诉讼、考试、选举及被选举等权利。”

材料三 “我们的制度之所以被称为民主政治,因为 * * 是在全体公民的手中,而不是在少数人手中。解决私人争执的时候,每个人在法律上是平等的;让一个人负担公职优先于他人的时候,所考虑的不是某一个特殊阶级的成员,而是他们所具有的真正才能。任何人,只要它能够对国家有所贡献,绝对不会因为贫穷而在政治上湮没无闻。在我们这里,每一个人所关心的,不仅是他自己的事务,而且也关心国家的事务;就是那些最忙于他们自己的事务的人,对于一般政治也是很熟悉的——这是我们的特点;一个不关心政治的人,我们不说他是一个注意自己事务的人,而说他根本没有事务。我们雅典人自己决定我们的政策,或者把决议提交适当的讨论,因为我们认为言论和行动间是没有矛盾的;最坏的是没有适当地讨论其后果,就冒失开始行动。这一点又是我们和其他人民不同的地方。”

——摘自伯利克里《在阵亡将士葬礼上的演说》

材料四 英国通过“光荣革命”克服了专制王权,议会成为最高权威。在君主立宪制的政治框架内,英国又用和平、渐进方式实现政治权力的转移,从而完成了政治民主化历程。

材料五  2010年4月8日美国总统奥巴马与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在布拉格签署了两国核裁军新条约。

奥巴马(左)与梅德韦杰夫(右)在签署仪式上

材料六 沃尔特·白芝浩(1826—1877)认为,历经数个世纪发展的英国宪政到了他所处的那个时代,除非将它分成“尊严的部分”和“效率的部分”,否则人们根本无法理解它。……在比较英美两国政制中“最高权威机构”的区别时,他指出,美国的最高权威机构不是单一的,而英国是单一的。

——夏彦才:《白芝浩和他的<英国宪法>》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材料一秦朝与雅典政治体制有何显著区别?从经济角度分析两者不同的主要原因。(4分)

材料二是一份在中国最早规定公民有言论自由的文件,这一文件是什么?这一文件规定中国实行什么样的政治体制?这种政治体制与材料一的秦朝政治体制有何相似性和本质区别?(4分)

(2)根据材料三概括伯利克里认为雅典民主政治有哪些优势? (答出至少3点,3分)

(3)依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光荣革命”后至19世纪中期,英国是怎样用和平、渐进方式实现政治权力转移,推动政治民主化进程的? (3分)

(4)阅读材料五,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奥巴马签订的条约在美国是否立即生效,为什么?(2分)

(5)结合材料一图3和所学知识,理解材料六观点“美国最高权威机构不是单一的,而英国是单一的。”(4分)

答案

(1)①区别:秦实行君主专制,雅典则是民主政治。(2分)

原因:雅典贸易经济发达,人们思想活跃开放;中国是以小农经济为主要特征的自然经济。(2分)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1分)②实行行政、立法、司法三权分立的政治制度,(或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1分);③相似性:权力的相互制约与平衡。(1分)区别:三公九卿制是为了加强中央的统治力量与皇权、维护封建专制制度。《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为了限制专制独裁、维护民主共和制度。(1分)

(2)优势: * * 掌握在全体公民的手中,公民在法律上是平等的,才能是担任公职的先决条件,参加公职不论贫富,每个公民都关心国家事务,国家事务充分讨论,民主决策。(3分)

(3)1689年通过《权利法案》确立君主立宪制,限制君主权力;18 世纪前期形成责任内阁制,“国王统而不治”;1832年议会改革,工业资产阶级分享政治权利。(3分)

(4)不能,还要得到国会的批准。(2分)

(5)美国实行三权分立,总统、国会和最高法院分别掌握最高的行 * * 、立法权和司汉权;三个机构既相互独立又互相制约。(2分)英国的议会是权力的核心,首相、内阁对议会负责。(2分)

阅读理解与欣赏

  却说马谡、王平二人兵到街亭,看了地势。马谡笑曰:“丞相何故多心也?量此山僻之处,魏兵如何敢来!”王平曰:“虽然魏兵不敢来,可就此五路总口下寨;却令军士伐木为栅,以图久计。”谡曰:“当道岂是下寨之地?此处侧边一山,四面皆不相连,且树木极广,此乃天赐之险也,可就山上屯军。”平曰:“参军差矣。若屯兵当道,筑起城垣,贼兵纵有十万,不能偷过;今若弃此要路,屯兵于山上,倘魏兵骤至,四面围定,将何策保之?”谡大笑曰:“汝真女子之见!兵法云:‘凭高视下,势如劈竹。’若魏兵到来,吾教他片甲不回!”平曰:“吾累随丞相经阵,每到之处,丞相尽意指教。今观此山,乃绝地也。若魏兵断我汲水之道,军士不战自乱矣。”谡曰:“汝莫乱道!孔子云:‘置之死地而后生。’若魏兵绝我汲水之道,蜀兵岂不死战?以一可当百也。吾素读兵书,丞相诸事尚问于我,汝奈何相阻耶?”平曰:“若参军欲在山上下寨,可分兵与我,自于山西下一小寨,为掎角之势。倘魏兵至,可以相应。”马谡不从。忽然山中居民,成群结队,飞奔而来,报说魏兵已到。王平欲辞去。马谡曰:“汝既不听吾令,与汝五千兵自去下寨。待吾破了魏兵,到丞相面前须分不得功!”王平引兵离山十里下寨,画成图本,星夜差人去禀孔明,具说马谡自于山上下寨。

(1)根据文段中马谡说话的神态试分析其性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段文字刻画了两个人物,他们思想性格有何差异?作者写这两个人物运用了什么手法?有何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问答题 简答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