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频率
参考答案:
是指一定数量的标的,在确定的时间内发生事故的次数。
患者,男性,34岁,工人。因阴部瘙痒1月余就诊。发病以来,患者采取洗澡及更换沐浴液等措施均未见症状减轻。查体:阴部皮肤发红,有丘疹;阴毛上可见灰白色虫体,宽而短,形似蟹,大小约1.5~2.0mm;于阴毛根部可见白色的虫卵,椭圆形,大小约0.8mm×0.3mm.显微镜检见其游离端有盖,上有气孔和小室。该患者体表寄生的虫体及该病的传播途径是()
A.人体虱,通过间接或直接接触传播
B.耻阴虱,通过性生活传播
C.蚤幼虫,蚤叮人时注入病原体
D.臭虫,臭虫体表鬃毛携带虫卵所致
E.白蛉幼虫,白蛉叮人吸血时注入病原体
媒体报道:全球变暖加剧我国北方城市沙漠化,400余座城市逼近枯水线,冰川融化危及母亲河之源,七大淡水湖泊遭遇蓝澡污染;北极冰盖正在快速融化,海面上长将使马尔代夫等诸多岛国面临灭顶……为此,某中学时事学习课题组就“世界气候变暖对环境的影响”展开了探究性学习,现请你参与其中,回答下列问题。
探究一:针对全球气候变化形势和我国应对气候变化的国情,2009年11月25日,国务院召开常务会议,研究部署应对气候变化工作,决定到2020年我国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行动目标,并提出相应的政策措施和行动。
(1)从唯物主义角度看,上述材料体现了哪些哲学道理?(4分)
探究二:《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是1992年9月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的由世界各国政府首脑参加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会议上制定的一个国际公约。目的是控制温室气体的排放,以尽量延缓全球变暖效应。
《京都议定书》是《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的补充条款,于1997年12月在日本京都由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参加国三次会议制定的。其目标是“将大气中的温室气体含量稳定在一个适当的水平,进而防止剧烈的气候改变对人类造成伤害”。
“巴厘岛路线图”是《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十三次缔约方大会于2007年12月在印度尼西亚巴厘岛通过的。“巴厘岛路线图”的主要内容包括:大幅度减少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量,未来谈判应考虑为所有发达国家(包括美国)设定具体的温室气体减排目标;发展中国家应努力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增长,但不设定具体目标等;
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是《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缔约方第15次会议,于2009年12月7日—18日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召开。会议通过了《哥本哈根协议》,达成了广泛共识,取得了重要而积极的成果。
(2)人类应对气候变化的历程是如何体现实践是认识的基础?(8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