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问答题 论述题

试述狱内涉毒案件的侦查策略。

答案

参考答案:

1.严格管理,突出加强涉毒犯的防范控制。首先,对涉毒犯实行分押。监狱对涉毒犯应实行集中关押,加强行为管束,提高管理教育的针对性。其次,切实掌握动向。要加大敌情分析力度,特别是对苗头性和倾向性问题,更要重点剖析。要加强隐蔽工作,强化狱内侦查工作,工组织其控制严密、布局合理的秘密情报网络。第三,落实重点控制。一是配足警力,强化直接管理,建立、健全干警直接管理责任制;二是要限制会见,严控与外界的联系。会见时干警必须认真验证、监听、记录。加强对会见物品、邮包等的检查工作,严防毒品流入监内。三是加强管束,控制活动范围。

2.完善情报网络系统。布建狱侦查情报网络要求在情报人员构成上要实现多渠道化,以狱侦干警为主,发动广大基层干警注意观察、分析任何可疑迹象;在管理体制上要实现多层次,建立监狱、监区、分监区三级信息网络,及时反映,及时汇总,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在活动形式上要实现多样化,将公开形式和秘密形式结合起来;在工作内容上实现多触角,把狱内侦查的触角深入到各个角落,达到适敌动我知,及时发现各种情况、线索,有效预防案件的发生。

3.加强查禁工作,堵死毒源。

一是要严格落实监门、会见室、外来人员入监等规章制度,对出入监门的人员和车辆进行严格检查,控制外来人员与罪犯的接触;

二是邮寄给罪犯的信件包裹和会见的物品要仔细的检查,做到不漏不遗;

三对已发现在监狱贩卖毒品的人员,要给予坚决查处和打击;四是装备毒品监测仪器和毒品报警器,加强监控手段,做到快速反应,查禁有据。

4.加强对干警队伍建设。监狱要在对广大干警要进行毒品知识的反毒专业知识的教育,使干警认识到毒品的严重危害性,认清禁毒工作的艰巨性,增强对名类毒品的识别能力,以保障狱内禁毒斗争长期需要。

单项选择题
综合题

(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  1872年,西门子向中国提供指针式电报机。这标志着中国现代化电信事业的开端。1879年,西门子接到一笔来自中国政府的照明设备订单。西门子提供了一台10马力的蒸汽发电机,用于上海港的照明,大大提高了港口的工作效率。

1899年西门子在北京建造了中国第一家发电厂,为城区照明以及电车轨道提供电力,成为中国发电行业的先驱。1899年,西门子在北京建造了中国最早的有轨电车,俗称“铛铛车”,连接郊区的马家堡火车站与永定门,是当时世界上最快的交通工具之一。1903年西门子为青岛啤酒厂提供一台电机,这台电机几乎没有出现过故障,直到1995年新设备投产后才光荣退休。1912年,西门子在云南省的云南湖畔建成了中国第一座大型水力发电站。1921年,西门子开始在山东省枣庄市实施中兴煤矿公司的电气化工程,该工程被称为中国第一个现代化采矿工程。

从1949年到70年代初的时间里,西门子对中国的出口额低得可怜,其中大部分产品是医疗器械。西门子同香港贸易公司——捷成洋行开展合作,由捷成负责在中国市场分销西门子的产品。

1979年,西门子向宝山钢铁厂提供了冷轧自动化系统。1984年,西门子为中国建设了第一条高压直流输电线。这条输电线可以将1200兆瓦的电力从位于长江中游的葛洲坝水电站输送到远在千里之外的上海市。2001年1月,包括西门子在内的德国财团获得了一份订单,建设连接上海浦东国际机场和市区的世界上第一条商业化高速磁悬浮铁路。2002年,西门子将世界先进的双源炫速CT引入中国,为患者提供更细致的呵护。2004年3月,西门子获得上海振华港机有限公司总价为2800万欧元的单个项目合同,包括PLC控制和人机界面、AFE驱动装置、主电机及相关传感器。 2008年,西门子将先进的燃煤发电技术,助力上海高桥第三发电厂,大幅度提高燃煤效率,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为世界燃煤行业竖起“中国标杆”。2010年,西门子为上海世博会“中国馆”提供配电、照明、楼宇及安防等方面的节能解决方案,以及先进科技,用心诠释“绿色世博”。

——摘自《140年·西门子携手中国》《南风窗》2012年第19期

(1)根据材料归纳西门子公司与中国经济交往的主要阶段特征,并分别说明其形成原因。(18分)

(2)根据材料概括西门子公司与中国经济交往的特点。(4分)

(3)结合近现代西门子公司与中国经济联系的相关史实,谈谈应该如何加强中外经济文化交往?(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