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材料分析题
清代学者朱起凤年轻时在一家书院教书,因为没弄清“首施两端”和“首鼠两端”两词通用,而错判学生的作文,遭到众人的奚落。他知羞耻而发愤图强,潜心于词语研究,编成了300多万字的《辞通》,为汉语言文字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1)你对知耻是如何理解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上述材料说明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知耻,就是在内心建立起辨别善恶、是非、美丑的标准,这是一个人形成良好品德素质的重要条件。
(2)说明了清代学者朱起凤是一个自尊的人,也是一个知耻的人。真正有自尊心的人,必定是一个知耻的人,清代学者朱起凤因错判学生的作文,而遭到众人的奚落后,并没有消沉下去,而是在知耻中奋起,最终编成了300多万字的《辞通》,为汉语言文字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