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下组图片,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相关问题:
⑴孔子学术思想的核心是什么?其学说对后世有什么重大影响?(2分)
⑵孟子继承并发展孔子学说,他要求统治者采用什么政治观念治理国家?(1分)
⑶秦朝时期儒家思想遭到沉重打击的历史事件是什么?(1分)
⑷汉武帝时期对儒家学派采取了什么政策?(1分)
⑸秦始皇、汉武帝对儒学态度截然相反,但现象的背后,也有着共同的目的。这个共同目的是什么?(2分)
(1)“仁”(1分);孔子学说成为后来封建文化的正统思想(1分)。
(2)“仁政”(1分)。
(3)“焚书坑儒”(1分)。
(4)“罢黜百家,独尊儒术”(1分)。
(5)加强思想控制或维护封建统治(2分)。
题目分析:(1)孔子是我国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是我国历史上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他的思想核心是“仁”“礼”,提倡“为政以德”。到西汉时期,汉武帝为巩固统治,加强思想控制,采纳儒家代表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从此,儒家学说成为我国封建文化的正统思想。
(2)孟子生活在战国时期,看到战争的残酷,反对一切战争。他提出“仁政”、要求统治者轻徭薄赋的治国理念,是百家争鸣中重要的一支思想派别。
(3)在战国时期,受到秦国重用的是法家思想,以加强中央集权。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为了加强思想上的控制,实行“焚书坑儒”,规定除政府外,民间只能保留医书、占卜、种植方面的书籍,所有谈论儒家诗书的人都要处死,并暗中活埋了一批儒生,给儒家思想造成了沉重的打击。
(4)汉武帝时,国力昌盛,思想上仍很活跃。为了加强思想控制,巩固中央集权,汉武帝采纳了儒家代表董仲舒的建议,实行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大力发展儒学教育,改革选拔官员的制度,任用精通儒学的人为官,大大推动了儒家学说的发展。
(5)秦始皇、汉武帝对待儒家学说的态度虽然截然相反,但我们应该看到,作为国家的最高统治者,他们的所有政策都是为维护其统治而展开的。故在不同政策的背后,有着相同的目的,就是加强思想控制,以维护其封建统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