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问答题 论述题

配件的作用与配置原则?

答案

参考答案:

作用:配件在盆景制作中可以丰富思想内容,增添生活气息,有助于渲染环境,表现时代和季节等。还可起到比例尺的作用。

⑴盆景配件在某些盆景中是必需的,如“归舟”必需在宽阔的水面上有一叶小舟,行驶在回家的路途上。再例如:“垂钓”必须布置一个垂钓者配件才能点出题来。再例如“八骏图”,在画面上必须有八匹马的配件,才能点题。

⑵配件有时还可表现季节,如竹林盆景中配置几个大小得体的石笋,则可表示春天的来到。又如在山水盆景中撒上一些白色粉末,则可表示严冬雪景。

⑶舟船配上风帆则可表示有风,且能标出风的方向。

⑷山水盆景中布置有撑伞的人物配件或者有穿蓑衣的人物配件,则可表示雨天。

原则:

⑴配件布置时要注意与景物的比例关系,也就是说配件的体积大小、色泽、质地等,均要与画中的所有景物协调。

如在山水盆中配件的选择的越小,则山体越显得高大。又如近景和景物要大,远景的景物要小,这样的画面的深远层次感就得到突出。

⑵配件配置时要注意疏密、露藏关系。

如在布置一个亭子,应安放在山石能够遮挡亭子一半的地方;如布置几个亭子,要考虑疏密排列,错落有致,不能均匀一致,要考虑层次,前后布置,要考虑透视效果,突出近景大、远景小的概念。

⑶配件配置的数量配件的配置不是越多越好,应根据主题需要而定,以少胜多,防止杂乱无章。

如在大江、大河中可配置有风帆的大船,小的水面宜用小船;深山水流湍急,多以竹筏,鱼鹰配之。亭台及房舍适宜在近水面配置,以增加生活趣味。塔应安放在高而圆的山头。

在山水盆景中,远山不宜配置配件,如安放配件则远山被拉近,变成了近山,远景则变成了近景。相反远山上不安放配件,则表示山之遥远,其上所有景物均看不见。

总之配件的种类繁多,在布置配件时,要精心选择,恰当配置,才能烘托主题,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避免杂乱无章,画蛇添足。

单项选择题

在都市炎热的夏季,我们的双眼和咽部常感不适,这是因为我们吸入的气体实际上已不再是纯净的空气,而是包含氮气、氧气与汽车尾气以及工厂排出的各种废气所形成的混合气体。这些混合气体的分子在阳光照射下正进行着复杂的反应。

在大气的组成中,臭氧起着举足轻重的双重作用。而在都市烟雾中,臭氧则主要起着负面作用,它严重地损害了人们的呼吸道,并导致农作物大幅度减产,全球每年由此造成的损失都要超过数十亿美元。但在3万~7.5万英尺 (9144~22860米)高空的同温层,臭氧却对地球生灵起着极为重要的保护作用,由于臭氧具有复杂的双重作用,因此我们不能对臭氧笼统地用“好”和“坏”来形容。

臭氧在工业领域的用途极其广泛,是最常用的消毒剂,我们日常饮用水就是用它来清除其中对人体有害的氯。相信不久的将来,我们还会用它来清除食品中的有害物质。此外,臭氧还被广泛应用于医药领域。总之,臭氧是一种值得重视的物质,它的重要与人类赖以生存的氧气相提并论一点也不为过。

暴风雨过后的天空中往往存在着大量臭氧,它有着自己的独特的气味。

“臭氧”这个词源于希腊语,是“嗅”的意思。臭氧分子由三个氧原子组成,高度浓缩时呈淡蓝色,气味较臭。由于构成臭氧分子的三个氧原子之间键合较弱,这就决定臭氧的稳定性较差,能够较容易地分离成氧原子。臭氧的这一特性使它成为极好的氧化剂。比较而言,氧分子的两个氧原子键合较强,因此具有较强的稳定性。

当夏日雷雨发生时,处于低大气层中的氧分子在雷电的作用下,往往会形成大量臭氧,但它的存在时间非常短暂,通常只有20多分钟。陆地上大部分臭氧,主要形成于距地表15英里(24公里)的大气层顶部的同温层,在那里,由于太阳紫外线的强烈辐射,产生了大量臭氧。在强太阳紫外线的作用下,氧分子常常被分离成游离氧原子,一旦和通常的氧分子结合就会形成臭氧。

臭氧也能和土壤里、海洋里以及火山爆发时产生的氮、氢、氯产生反应,并上升到同温层。当然,太阳活动周期和同温层气流的变化也会对该层中臭氧的产生和存在具有较大影响。

综上所述,由于各方面的综合作用和影响,在同温层就产生了一个臭氧相对集中的臭氧层。因为臭氧层几乎吸收了所有来自太阳的紫外线,特别是对生命有害的UV—B波长的紫外线,因此它对地球生命来说极其重要。如果 UV—B波长紫外线不受阻拦,顺利到达地球的话,那么人类的皮肤癌和白内障患者将会成倍增加,农作物、森林和海洋浮游生物也会遭受毁灭性破坏。

虽然臭氧对地球环境有着不可替代的巨大作用,但自然界中的臭氧却非常稀少。即使在浓度最高的臭氧层,每1000万个空气分子中也只有3个臭氧分子。打个比方来说,如果在海平面压强条件下将大气中所有臭氧集中起来的话,那么它的厚度也仅有1/8英寸(即3毫米)。

根据文意,符合臭氧定义的是()。

A.臭氧是一种用途极其广泛的物质

B.臭氧是一种有独特气味的气体

C.臭氧是一个分子由三个氧原子组成的一种气体

D.臭氧是由游离氧原子与氧分子结合而形成的一种气体

名词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