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多项选择题 案例分析题

病历摘要:患者女性,40岁,因低热、腹胀、少尿、下肢浮肿2月就诊。既往有乙肝病史,体检:巩膜无黄染,腹部膨隆,肝脾触诊欠满意,有移动性浊音,下肢轻度凹陷浮肿.

腹水应进行哪些检查?()

A.腹水细菌培养

B.腹水涂片找抗酸杆菌

C.腹水找癌细胞

D.腹水ADA

E.腹水淀粉酶

答案

参考答案:B, C, D

选择题
阅读理解与欣赏

让规则看守世界(节选) 

陈全忠

       ①1764年的一天深夜,一场大火烧毁了哈佛大学的图书馆,很多珍贵的古色绝籍被毁于一旦,让人痛心疾首。第二天,这场重大事故学校上下得知,有名学生尤其面色níng(         )重。

       ②突发的火灾把这名普通学生推到了一个特殊的位置,逼迫他作出选择。原来在这之前,他违反图书馆规定,悄悄把哈佛牧师捐赠的一本书带出馆外,准备优哉游哉地阅读完后再归还。突然之间,这本书就成为哈佛获赠的250本书中的唯一珍本。怎么办?是神不知鬼不觉地据为己有,还是光明lěi(       )落地承认错误?一番激烈的思想斗争后,(        )惴不安的学生终于敲开了校长办公室的房门,说明理由后,郑重地将书还给学校。校长的举动令人吃惊,他首先收下书表示感谢,并对学生的勇气和诚实予以褒奖,然后又把他开除出校。因为,哈佛的理念是让校规看守哈佛。

       ③与哈佛人相似,德国人也被看作是世界上最守规则的人之一。一位留学德国多年的中国学生说,他在德国所到之处从未看到过一辆闯红灯的车,即使在深更半夜,空寂无声的街头,德国人依旧会沿着斑马线,看着红绿灯过马路。德国老人则喜欢向别人炫耀在他几十年的驾车历史中,违章记录栏内始终是一片空白。

       ④当我把上面的事例说给周围人听时,我得到不同版本的意见:哈佛人是做作的,书交上来了,人家改过了,还计较什么;德国人是刻板的,能够趁机过马路为什么不过,浪费时间。规则是死的,人是活的。活人为什么要被死规则缠住……

       ⑤到底怎样的生活才更惬意?没有规则的自由是不是一种真正的自由?

       ⑥德国人的名言是:(  )规蹈矩、一丝不苟才是轻松的活法,而凡事无章可循,才使人疲惫不堪。德国人把用规则看守的世界,称为“天堂”。在这个天堂里,规则首先是科学合理的,其次要有对规则的集体信任。或许有些人会将此视为“刻板固执”,嗤之以鼻。但实际上,德国人是最聪明的,他们对待任何事物都认真负责,他们把自己的国家建设得洁净美丽,他们在不争吵不拥挤的环境里,不凭体力、投机取巧或者其他伎俩,就可赢得平静安稳的幸福生活。规则不仅保证着人们在工作、学习和生活上的公平公正,带给他们高效率,甚至保证着他们心灵的自由。

       ⑦散文家张丽钧也曾在一篇文章中谈到规则的重要,肯定地说:“世界上如果真有所谓的天堂和地狱,那么,天堂的规则应该比地狱的规则更详细。”

       ⑧ 让规则看守的世界,是生命的圣洁花园,是人之向往的天堂。而生活在那里的人,也将规则时刻放于心中,心甘情愿接受约束,以获得更完满的自由。(摘自《杂文选刊》2004年第1期)

1.在文中拼音后填上汉字,给画线字标上拼音。

2.《让规则看守世界》的作者认为:让规则看守的世界,是   的圣洁花园,是人之向往的天堂。只有时刻将   放在心中,心甘情愿接受   ,才能获得更完满的自由。

3.如何理解“循规蹈矩、一丝不苟才是轻松的活法,而凡事无章可循,才使人疲惫不堪”这句话?结合自己的经历谈谈这方面的感受。

                                                                                                                                                               

4.第⑤段的两个问句是疑问、反问还是设问句?它们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5.读了这篇文章,你认为在中国“规则”有何重要性?中国人在遵守规则方面还有哪些不足? 

                                                                                                                                                              

 6.文章引用散文作家张丽钧的那句话在文章中起什么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