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并作答(14分)
材料一:他生活在春秋晚期,30岁左右便收徒讲学,前后从事教育活动40多年 。相传他有弟子3 000人,其中出名的有72人。他有关教育思想和教学方法的许多言论,成为后世传颂的格言。他提倡“道之以德,齐之以礼”,主张“为政以德”。
材料二:他生活在战国末期,是荀子的学生,他强调“法治”,并提出“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 人执要,四方来效”的理论。
(1)材料一、二中的“他”分别指的是谁?他们各属于诸子百家中的哪一学派?(4分)
(2)根据材料一归纳“他”的历史地位,并列举出两条与“他”有关的教育方面的成就或主张。(6分)
(3)材料一、二中的“他”在治理国家的问题上,主张 有何不同?你赞成哪一种观点,试说明理由。(4分)
(1)(4分)孔子、韩非;(2分)儒家、法家。(2分)
(2)(6分)孔子是一位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一点1分) 创办 私学,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等。(一点2分)
(3)(4分)孔子主张“以礼治国,以德教化百姓”,韩非主 张“法治”(一个主张1分);能自圆其说即可得2分。
题目分析:第(1)问先结合材料一中的“为政以德”,可以判断此人物是孔子;再结合材料二中的“法治”,可以判断此人物是韩非。孔子是春秋末期的思想家、教育家和政治家,是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韩非子是战国时期思想家、哲学家,法家的代表人物。两个人物在各自的思想领域中对中华文化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第(2)题结合第(1)题的分析可知这个人物是孔子。孔子是春秋末期的思想家、教育家和政治家,儒家思想的创始人,他提倡“有教无类”,又是教学实践中最早采用因材施教方法的教育家,“学而知之”是孔子教学思想的主导思想。在主张不耻下问、虚心好学的同时,他强调学习与思考相结合,同时还必须“学以致用”,将学到的知识运用于社会实践。
第(3)题将两人提出的政治观点提出来分别罗列即可。孔子的政治观点包括:他提出“仁义礼智”的学说,“仁”包含了对社会、政治的最高期待;他主张“爱人”,要求统治者体察民情,爱惜民力,“为政以德”;他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韩非主张改革,反对空谈仁义,提倡法治。这两种观点都有自己的长处,都可以在国家政治生活中发挥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