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单项选择题

公民甲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其法定代理人乙于2007年1月1日知道甲的权利受到侵害,但由于工作繁忙一直未对侵权人丙提起诉讼。2007年5月20日,乙因车祸死亡,
直到2007年8月1日才由有关机关为甲指定新的代理人丁。已知该项诉讼时效期间为1年,根据《民法通则》的规定,丁应当在( )之前对丙提起诉讼。

A.2008年2月1日
B.2008年5月20日
C.2008年9月1日
D.2008年3月1日

答案

参考答案:A

解析: 本题考核诉讼时效期间的规定。(1)如果在诉讼时效期间的最后6个月前发生不可抗力或者其他障碍,至最后6个月时不可抗力仍然继续存在,则应在最后6个月时中止诉讼时效的进行。因此,诉讼时效期间于7月1日中止;(2)8月1日障碍消除,诉讼时效期间重新计算,诉讼时效期间暂停了1个月,因此诉讼时效期间由原来的2007年1月1日-2008年1月1日向后顺延1个月,至2008年2月1日。

选择题
阅读理解与欣赏

课内文言文阅读。

         万章曰:“尧以天下与舜,有诸?”

         孟子曰:“否。天子不能以天下与人。”

         “然则舜有天下也,孰与之?”

         曰:“天与之”

         “天与之者,谆谆然命之乎?”

         曰:“否。天不言,以行与事示之而已矣。”

         曰:“以行与事示之者,如之何?”

         曰:“天子能荐人于天,不能使天与之天下;诸侯能荐人于天子,不能使天子与之诸侯;大夫能荐人于诸侯,不能使诸侯与之大夫。昔者,尧荐舜于天而天受之,暴之于民而民受之。故曰,天不言,以行与事示之而已矣。”

         曰:“敢问:‘荐之于天而天受之,暴之于民而民受之’,如何?”

         曰:“使之主祭而百神享之,是天受之;使之主事而事治,百姓安之,是民受之也。天与之,人与之,故曰,天子不能以天下与人。舜相尧二十有八载,非人之所能为也,天也。尧崩,三年之丧毕,舜避尧之子于南河之南。天下诸候进觐者不之尧之子而之舜,讼狱者不之尧之子而之舜,讴歌者不讴歌尧之子而讴歌舜,故曰天也。夫然后之中国,践天子位焉。而居尧之宫,逼尧之子,是篡也,非天与也。《泰誓》曰:‘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此之谓也。” (选自《孟子·万章上》)

1.加粗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谆谆然之乎——命:命令

B.以行与事之而已矣 ——示:显示

C.天子位焉——践:登上

D.使之主祭而百神享之,是天之——受:接受

2.下面的句子,加粗的字在意义及用法上相同的一项是(     )

A “然则舜有天下也,孰与?        此谓也

B  使之主祭百神享之               尧荐舜于天天受之

C  谆谆命之乎                     夫后之中国

D  尧天下与舜,有诸               且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不可。

3.与“天下诸侯朝觐者不之尧之子而之舜”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

A. 天与之者,谆谆然命之乎

B. 讼狱者不之尧之子而之舜

C. 此之谓也

D. 麾下壮士骑从者八百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