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在被害人
参考答案:
是指尚未遭受犯罪行为的侵害,但已具备被害因素和条件,处于被害临界状态的人。
案例四(30分) 背景资料A公司中标某市污水管工程,总长1.7公里。采用φ1.6-1.8m混凝土管,其埋深为-4.1~-4.3m,各井间距8-10m。地址条件为粘性土层,地下水位置在距离地面-3.5m。项目部确定采用两台顶管机同时作业,一号顶管机从8#井作为始发井向北顶进,二号顶管机从10#井作为始发井向南顶进。工作井直接采用检查井位置(施工位置如下图),编制了顶管工程施工方案,并已经通过专家论证。施工过程中发生如下事件:(1)因拆迁原因,使9#井不能开工。第二台顶管设备放置在项目部附近小区绿地暂存28天。(2)在穿越施工条件齐全后,为了满足建设方要求,项目部将10#井作为第二台顶管设备的始发井,向原8#井顶进。施工方案经项目经理批准后实施。问题
本工程中工作井是否需要编制专项方案,说明理由。
如图所示,在距水平地面高为0.4m处,水平固定一根长直光滑杆,在杆上P点固定一定滑轮,滑轮可绕水平轴无摩擦转动,在P点的右边,杆上套有一质量m=2kg小球A。半径R=0.3m的光滑半圆形细轨道,竖直地固定在地面上,其圆心O在P点的正下方,在轨道上套有一质量也为m=2kg的小球B。用一条不可伸长的柔软细绳,通过定滑轮将两小球连接起来。杆和半圆形轨道在同一竖直面内,两小球均可看作质点,且不计滑轮大小的影响,g取10m/s2。现给小球A一个水平向右的恒力F=55N。求:
(1)把小球B从地面拉到P点正下方C点过程中,力F做的功;
(2)小球B运动到C处时的速度大小;
(3)小球B被拉到离地多高时与小球A速度大小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