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问答题 简答题

锅炉燃烧的调整。

答案

参考答案:

(1)根据煤质情况,调整合适的一次风压,燃用挥发份高的煤种时,适当提高一次风压,燃用挥发份较低的煤种时,应适当降低一次风压。

(2)检查炉内燃烧工况,不应有贴壁燃烧现象,炉膛火焰呈金黄色。

(3)保持两侧氧量基本一致。

(4)将炉膛压力调节设定值维持在-50--180Pa。

(5)在磨煤机启、停及给煤机断煤跳闸和煤种变化时,尽量保持汽压、汽温的稳定,炉膛压力、燃烧器火检信号不稳时,及时投油助燃。

(6)设定目标负荷时,提前计算燃料量,防止燃料量过调,燃料量调节最大速率不得超过10%/miX。

(7)设定目标负荷350MW时,先将目标负荷逐步设定在335-340MW,稳定后,再将负荷设定至350MW。

(8)两套制粉系统运行时,选择相邻磨煤机运行;三套磨煤机运行时,根据定期切换制度进行切换。

(9)当锅炉负荷低于50%BMCR或燃烧不36.稳时应投油稳定燃烧。

单侧风机运行时,根据风量带负荷,严禁缺氧燃烧。

(10)保持锅炉侧主汽压力不得高于17.5Mpa,主汽压力达到17.5Mpa时,适当减少燃料量;炉侧过热器出口压力上升至17.9Mpa或机侧主汽门前压力升至17.5MPa且有上升趋势时,迅速拉掉一台磨煤机,汽压仍上升时,开启PRV进行降压。

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文.完成1~4题。

先秦文学概说(节选)

“先秦”一词,最早见于汉代。《汉书·河间献王传》:“献王所得书,皆古文先秦旧书。”这里的“先秦”,即汉人心目中的“前秦”,包括秦王朝在内。至后人论学所谓“先秦诸子”,才开始将“先秦”的范围转移到秦以前,主要是指春秋末期至战国的一段时间。今人更将这一概念扩展成为泛指秦代以前。它的上限没有明显的界定,实已包含了原始社会和“三代”(夏、商、周)以来的奴隶制社会和封建社会(早期)三个阶段。

史学家和文学史家们之所以将先秦划归为一个大时期,不是着眼于社会形态和朝代的变化,而是着眼于中国历史文化的总体发展情况。无论从历史的角度还是从文化的角度看,秦的统一中国和承袭秦制的汉王朝的建立,都具有划时期的重大意义:秦王朝对全国的统一,标志着一个时代的结束和另一个时代的开始。尽管秦王朝“二世而亡”,寿命短暂,但秦的统一却体现了“三代”以来的历史运势,故其制为立国数百年的汉代所继承、发展,即所谓“汉承秦制”。历史上一向秦汉连称,将秦汉视为一体。秦汉的差异只在于:秦对全国的统一,标志着一个时代的结束,它完成了对三代总结的句号;而汉王朝的建立,则表明一个新时期开始的逗号。确实,统一的、气象宏伟的秦汉帝国的建立,在中国政治史和文化史上都具有计程划界的里程意义。无论人们如何判断秦汉时代的社会性质,怎样评说当时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达到的程度,有一点是无可置疑的,即秦汉时期在此前即三代以来的华夏共同体的基础上,形成、确立了以汉民族为主体的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秦汉时代的制度、习尚、风俗已奠定了后代的规模。从传统中国文化总体上看,秦汉乃是继往开来、承先启后的时代,从宏观着眼审视中国古代的历史和文化,实应以秦划界:秦以前为一个时代,秦以后又为一个时代。秦以前的时代,中国文化处于萌发生成、蓄积酝酿、开拓创造的阶段,总称之为中国文化的发生、创造期;秦汉以后,则为中国文化的定型确立和演变期。

先秦是一个经过充分准备的伟大发端。文化上,没有先秦时代的曙光初照,就不会迎来汉唐时代的如日经天;没有先秦时代纵深历史的孕育、源远流长的文化汇集,就不会产生博大精深、涵容丰富的中国文化。因此,先秦史或先秦文学史,并不是一般的断代史,而是发端史,具有更为突出的文化特征和综合形态的特点。因而不仅在研究对象上稍异于后世的以“纯文学”为中心的断代文学,而且在研究方法上,亦尤须采取文化的视角,由文化而切入文学。一部先秦文学史,实际上就是对具有突出文化特征的先秦文学进行文学的文化发生研究,或文学的文化综合动态关系研究。代表先秦文学成就的《诗经》、楚辞、史传文学、诸子哲理艺术散文,都具有鲜明的文化特征并与宗教、民俗、神话、哲学、史学等,处于一种综合动态的结构关系中。

小题1:

以下对“先秦”一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

A.作者认为,“先秦”是泛指秦统一以前,它的上限是没有明显的界定的。

B.汉人心目中的“先秦”,就是“前秦”,即指秦以前的历史时期,不包括秦王朝在内。

C.后人论学所谓“先秦”,主要是指春秋末期至战国的这一段时间。

D.今人则更将这一概念,扩展成为泛指秦代以前的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早期)三个阶段。小题2:

以下不属于史学家和文学史家们,将“先秦”划归为一个大时期的原因的一项是

A.史学家和文学史家们不是着眼于社会形态和朝代的变化,而是着眼于中国历史文化的总体发展情况。

B.秦王朝对全国的统一,标志着一个时代的结束和另一个时代的开始,具有重大的划时代意义。

C.秦王朝寿命短暂,“二世而亡”;汉王朝承袭秦制,长达数百年之久。所以,历史上一向秦汉连称,将秦汉视为一体。

D.秦以前的时代,中国文化处于萌发生成、蓄积酝酿、开拓创造的阶段,总称之为中国文化的发生、创造期。小题3:

对原文最后一段中有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先秦史或先秦文学史,并不是断代史而是发端史。

B.一部先秦文学史,实际上就是对具有突出文化特征的先秦文学进行文化的文学发生研究。

C.先秦文学的唯一特点,就是它具有更为突出的文化特征。

D.先秦文学的主要成就有:《诗经》、楚辞、史传文学、诸子哲理散文等。小题4:

概括原文所给的信息,以下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引用《汉书·河间献王传》的文字,是为了证明“‘先秦’一词,最早见于汉代”这一观点。

B.先秦文学形成于中国文化的发生、创造期,对它的研究,必须纳入到文化的综合动态的系统中来。

C.先秦文学在诗歌、散文等方面都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它完全可以和“古希腊文学”、“古罗马文学”相映媲美,这是中 * * 的骄傲。

D.秦王朝不仅在军事上统一了中国,而且在文学上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问答题

阅读下列说明。

[说明]


某信息网络建设项目主要包括网络系统建设、综合布线、机房建设及系统集成等实施内容。建设单位甲经招标,选定承建单位乙承担该项目的总集成工作,单位丙承担该项目的监理工作。单位乙根据项目批复的可行性研究报告给出了实施设计方案。
事件1:单位乙确定了整个网络建设项目的实施设计方案交由单位丙审核。监理工程师在审核方案时发现以下疑点:
①综合布线的楼层配线间的湿度正常范围:20%~90%。
②传输视频信号的电缆一般选用100Ω同轴电缆。
③垂直干线子系统布线走线应选择干线线缆最短、最经济、最安全的路由。
④信息座与计算机设备的距离保持在8米范围内。
⑤综合布线系统的设备间地板承重压力不能低于500kg/m2
⑥机房场地的位置应该于海拔0至4570米的高度之间。
⑦机房内预留维护工作空间和设备有效散热空间,机柜的前后左右至少各留55cm以方便日后的维护和散热。
⑧机房火灾报警系统除了火灾探测器完成火灾的自动探测外,还需要手动报警按钮联动控制模块、声光报警、信号输入模块、总线隔离模块。
⑨网络通信中,如果要实现双向同时通信就必须要有两条数据传输线。
⑩网络中通常使用电路交换、报文交换和分组交换技术。
事件2:单位乙在网络系统建设中为了确保安装质量,在组织实施原定检测计划的基础上,又委托一家检测单位加强安装过程的检测。安装工程结束时,单位乙要求项目监理机构同意向单位甲索要其增加的检测费用,但被总监理工程师拒绝。
事件3:在建设过程中,由于单位甲的需求有较大的变更,单位乙在单位甲的要求下对设计方案做了重大修改,征得单位甲和单位丙同意并办理变更手续后,按照变更后的方案实施项目,完成了整个变更过程。
事件4:机房工程建设完成后,单位乙向单位丙提出验收申请,监理工程师在审核单位乙的验收材料时,发现建设文档不完整,要求单位乙将文档补齐后方可进行验收。单位乙解释道:“这是单位甲的要求,为了赶工期,需机房验收后马上进入网络系统安装调试阶段,缺少的文档在整体工程验收时补齐”,监理工程师依然坚持自己的做法。

指出在事件1中监理工程师存疑的各项中,哪些是正确的,哪些是错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