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9分)
动物在睡眠时,大脑能像人脑那样发出电波,也会做梦。如猫在睡觉的时候会竖起耳朵,嘴边的长须会颤动,有时还会轻轻地叫几声,好像在追捕什么目标似的。鹦鹉睡觉 ① 把头藏在翅膀下面, ② 还可能发出低声的叫声。除了猫和鹦鹉之外,马和狗等家chù,以及其他一些哺乳类动物也会做梦。动物的梦有多有少。蝙蝠、老鼠比人更易做梦。③鸟类很少做梦,爬行动物也很少做梦,因为④它们必须随时保持对敌人的警告,以便能够及时逃脱。
小题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给加点的字注音。
颤( )动 家chù( ) 哺( )乳
小题2:根据句子意思,将“偶尔”“常常”分别填入①②处横线上。
小题3:将③画线的两个句子改写成一个句子。(要求:符合语境,不改变句子原意)
小题4:在④画线处有一个词用得不恰当,可将“ ”改为“ ”。(要求符合语境)
小题1:chàn 畜 bǔ
小题2:①常常 ②偶尔
小题3:鸟类和爬行动物都很少做梦。
小题4:警告 警惕
小题1:题目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现代汉语常用字的字音的识记能力。“颤动”的“颤”读chàn,“哺乳”的“哺”读bǔ,考生同时注意“家畜”的写法,这就提醒考生在备考前,对于常见的字词平时要注意积累,读准字音,标准调号。另外还要掌握一些方法,如拿不准的字要查字典。做字形题,要积累词语,注意书写。特别是同音异形字在应用时非常容易混淆,因此在学习过程中一定要记扎实。
小题2:题目分析:“常常”表示次数多,而且时间相隔不久。“偶尔”意思是间或;有时,指偶然发生的,没有计划的,无周期、无规律;个别的。本题各句所用虽然都是一些常用词语,但判断起来还是有难度,学生对只是了解词语大概的意思,对而一些词语的适用对象和词义的轻重不甚了解。因此,考生在备考前,一定要识记一些词语,方法是:一定要具体了解词语的意义,尤其是它使用的语言环境,这样才能正确使用成语。
小题3:题目分析:本题的出题思想主要是考查考生变换句式的能力。因此,考生在备考前应学会一些变换句式的方法,比如长短句变换,陈述句与反问句之间的变换等。本题是要求两个句子改写成一个句子,做这类题型,考生须注意句子一定要符合语境,且不能改变句子的愿意。
小题4:题目分析:④画线句的语病为搭配不当,具体地说是词语搭配不当,应该是“保持警惕”。考生在备考前,要熟练掌握病句的类型。病句类型主要有: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前后矛盾。辨析病句,一般来说,一看语法通不通,二看意思对不对,三看修辞妥不妥。要想快速而准确地辨析病句,除了平时多阅读,增强语感外,还应该掌握一定的方法,如语感审读法、枝干梳理法、逻辑分析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