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单项选择题 A1/A2型题

急性化脓性梗阻性胆管炎并休克,最好的治疗措施是()

A.积极抗休克的同时行胆总管切开引流术

B.静脉点滴大剂量抗生素及激素

C.即行手术,作单纯胆囊造口术

D.即行手术,作胆囊切除,胆总管探查术

E.中药治疗

答案

参考答案:A

解析:胆管急性完全性梗阻和化脓性感染导致此病,是胆道感染中最为严重的类型,亦称急性重症胆管炎。胆管结石是最常见的梗阻因素,其余为肿瘤、炎性狭窄和胆道蛔虫等。造成化脓性感染的致病菌有大肠埃希菌、变形杆菌、产气杆菌、铜绿假单胞菌等革兰阴性杆菌,厌氧菌也多见。如发生混合感染,病情则更为严重。治疗应紧急手术解除胆道梗阻并减压引流。手术以切开减压、引流胆管、挽救生命为主要目的,故应力求简单、有效,但对胆总管应尽可能仔细探查,力争解除梗阻。对伴有肝内胆管梗阻者,宜先行PTCD引流减压,使患者转危为安后再进一步详查,择期实施彻底的手术。故答案应选A。

综合题

阅读下列材料:(20分)

在中共十六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 * * 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值得注意的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一较新提法出现在《建议》全文中。《建议》说“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这预示着,未来五年中国将加大投入缩小城乡差距、贫富差距,更多穷人将分享到改革果实”。分析人士说,让最广大群众充分享受到改革和发展的成果,弥合贫富和城乡差距,避免出现穷人依旧贫穷甚至更穷,富人则更富的不利局面,是社会和谐的重要标志之一。

在中国古代,许多政治家也关注过贫富差距问题,也试图找出原因加以解决,如北宋王安石变法就已经有过这方面的尝试,请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一:彼富宝为之则害民,今县官为之乃所以利民。青苗钱令民愿取则与之,不愿者不强焉。收获之际令以中价折纳谷麦,此乃所以救贫者之乏,息富民之贪暴也。

——《宋会要辑稿·良贷》

材料二:夫民之所以有贫富者,由其才性智愚不同。富者智识差长,忧深思远,宁劳筋骨,恶衣菲食,终不肯取债于人。故其家常有赢余,而不至狼狈也。贫者……一醉日富,无复赢余,急则取债于人,积不能偿,至于鬻妻卖子,冻馁填沟壑,而不知自悔,是以富者常借贷贫民以自饶,而贫民常假贷富民以自存,虽苦乐不均,然犹彼此相资以保其生也。

——《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

材料三:变法前,王安石提出“因天下之利以生天下之财”和“民不加赋而国用足”的理财方法。

材料四:王安石以新法害天下,引用 * * 邪,更张法令,驯至靖康之难,人皆咎安石为

祸首。                                                       ——《廿二史札记》

(1)材料一是什么法令?(2分)其实施的根本目的是什么?(2分)达到了怎样的效果?(2分)

(2)材料二认为造成当时贫富不均的原因是什么?(2分)而当时实际原因又是什么?(2分)

(3)王安石变法中,体现其材料三的理财方针而采取的措施还有(     )(2分)

①市易法;②募役法;③方田均税法;④农田水利法;⑤保甲法;⑥将兵法

A、①②③④⑤   B、①③④⑥  C、②③④⑥  D、①②③④

(4)王安石变法理财措施所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是(     )(2分)

A、国家与官僚地主阶级的矛盾       B、官僚地主与中小地主的矛盾

C、农民与国家的矛盾               D、农民与地主阶级的矛盾

(5)结合史实简要分析评论材料四的观点。(6分)

问答题 简答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