沟通六步骤中的确认需求有三个步骤:分为积极聆听、()和()。
参考答案:有效提问;及时确认
阅读下文,完成第小题。(10分)
王静安先生纪念碑记①
陈寅恪
海宁王先生自沉后二年,清华研究院同人咸怀思不能自已。其弟子受先生之陶冶煦育者有年,尤思有以永其念。佥曰:宜铭之贞珉,以昭示于无竟。因以刻石之词命寅恪,数辞不获已,谨举先生之志事,以普告天下后世。其词曰:士之读书治学,盖将以脱心志于俗谛之桎梏,真理因得以发扬。思想而不自由,毋宁死耳。斯古今仁圣所同殉之精义,夫岂庸鄙之敢望。先生以一死见其独立自由之意志,非所论于一人之恩怨,一姓之兴亡。呜呼!树兹石于讲舍,系哀思而不忘。表哲人之奇节,诉真宰之茫茫。来世不可知者也,先生之著述,或有时而不章。先生之学说,或有时而可商。惟此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历千万祀,与天壤而同久,共三光而永光。
注:
①1928年6月3日,王国维逝世一周年忌日,清华立《王国维先生纪念碑》,碑文由陈寅恪撰。
小题1:王国维在《人间词话》说:“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_________
___。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此第三境也。”(2分)
小题2:文中的“精义”一词具体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分)
小题3:结合上下文,对“士之读书治学,盖将以脱心志于俗谛之桎梏,真理因得以发扬。”一句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士人读书研究学问,由于能把心志从世俗观念的束缚中解脱出来,真理因此得以发扬。
B.士人读书研究学问,大概能把心志从世俗观念的束缚中解脱出来,真理于是得以发扬。
C.士人读书研究学问,大概为了把心志从世俗观念的束缚中解脱出来,真理才得以发扬。
D.士人读书研究学问,只有把心志从世俗观念的束缚中解脱出来,真理才得以发扬。小题4:“表哲人之奇节,诉真宰之茫茫”一句的表达效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小题5:这篇碑铭的语言很有特色,请选择一个角度加以赏析。(3分)
2006年2月1日,华昌房地产开发公司(以下简称“华昌公司”)与建设银行签订借款合同。该借款合同约定:借款总额为2亿元;借款期限为2年6个月;借款利率为年利率5.8%,2年6个月应付利息在发放借款之日预先一次从借款本金中扣除;借款期满时一次全额归还所借款项;借款用途为用于南海市房地产项目(以下简称南海项目)开发建设;华昌公司应当按季向建设银行提供有关财务会计报表和借款资金使用情况;任何一方违约,违约方应当向守约方按借款总额支付1%的违约金。 在华昌公司与建设银行签订上述借款合同的同时,建设银行与华昌公司和建海公司分别签订了抵押合同和保证合同。建设银行与华吕公司签订的抵押合同约定:华昌公司以正在建造的南海项目作为抵押,如果华昌公司不能按时偿还借款或不能承担违约责任,建设银行有权用抵押的南海项目变现受偿。建设银行与建海公司签订的保证合同约定:如果华昌公司不能按时偿还借款或不能承担违约责任,而用华昌公司抵押的南海项目变现受偿后仍不足以补偿建设银行遭受的损失时,建海公司保证承担相应的补偿责任。 建设银行依照约定于2006年2月6日向华吕公司发放借款,并从发放的借款本金中扣除了2年6个月的借款利息。2007年4月5日,建设银行从华昌公司提供的相关财务会计资料中发现华吕公司将借款资金挪作他用,遂要求华昌公司予以纠正,华昌公司以借款资金应当由自己自行支配为山未予纠正。同年5月,建设银行通知华昌公司,要求华昌公司提前偿还借款,华昌公司以借款尚未到期为由拒绝偿还借款。同年8月,建设银行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解除借款合同,并要求华昌公司提前偿还借款,将用于抵押的南海项目变现受偿,同时要求建海公司承担保证责任。 经查:华昌公司实际投入南海项目的资金为3800万元,挪用资金15000万元;南海项目经评估后的可变现价值为3500万元;南海项目建设取得了一切合法的批准手续,但在抵押时未办理抵押登记;建海公司是华昌公司控股的子公司,建海公司与建设银行签订保证合同时未获除华昌公司之外的其他股东认可,并隐瞒了与华昌公司的关联关系。 要求:根据上述事实,回答下列问题: (1)借款合同约定借款利息预先从借款本金中扣除是否符合有关规定如何处理 (2)根据上述提示内容,华昌公司应当如何向建设银行支付利息 (3)建设银行与华昌公司签订的抵押合同是否有效并说明理由。 (4)建设银行与建海公司签订的保证合同是否有效并说明理由。 (5)建设银行可否要求解除借款合同并说明理由。 (6)建设银行可否要求建海公司承担民事责任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