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实验题

小明手头有一个额定电压是6V、正常工作电流约为0.5A的小灯泡,他想研究:通过小灯泡的电流和小灯泡两端电压的关系。实验室给他提供的器材如下:电流表(0~0.6A~3A)、 电压表(0~3V~15 V)、开关和一些导线,三个规格分别为“10Ω 2A”、“20Ω 2A”、“20O Ω 1.5A”的滑动变阻器,电压为9V的电源。

(1)小明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电路,请你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在图乙中把电路连接完整,要求滑片向右移时,小灯泡变暗。

(2)实验过程中,小明边调节滑动变阻器,边观察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实验记录的数据如下表所示,分析实验数据发现,通过小灯泡的电流与灯两端的电压不成正比,这是因为                               ;

(3)根据这个电路,还可以测定小灯泡的电功率,该灯泡的额定功率为             W,通过分析你认为小明选用了规格为                    的滑动变阻器。

(4)若将小灯泡换成螺线管,则当滑片P向左滑动时.它能够吸起大头针的数量将                      。

实验次数123456
电压表示数/V123456
电流表示数/A0.190.280.360.420.470.52
电阻/Ω5.267.148.339.5210.6411.54

答案

(1)“略”(2)灯丝电阻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3)3.12     200 Ω(1.5A) (4)增多

综合题

(20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魏源提出:“善师四夷者,能制四夷;不善师外夷者,外夷制之……窃其所长,夺其所恃。”他又强调“势变道不变”,“乾尊坤卑,天地定位……是以君令臣必共,父命子必宗,夫唱妇必从”……后来为洋务派所承接,发展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如十九世纪七十年代早期资产阶级改良派思想家王韬说“当默深(魏源)先生时,与洋人交际未深,未能洞见其肺腑,然师长一说,实倡先声”。

——曾乐山《中西文化和哲学争论史》

材料二   如果说18世纪欧洲(主要是法国)的启蒙运动使人从神权的桎梏下解放出来,那么“五四”新文化运动则使中国人从孔子儒家为轴心的传统文化的束缚中挣脱出来,追求个体从大家庭中冲决出来取得自由平等独立的权利和地位。……

80年来,中国人从“师夷长技以制夷”开始,进而“中体西用”,进而自由平等博爱,进而民主和科学。在这个过程中,中国人认识世界同时又认识自身,其中每一步都伴随着古今中西新旧之争。高扬民主和科学之旗,包含着80年中西文化论争所积累起来的认识成果,又体现了认识的一种飞跃。它由古今中西新旧之争而来,又是对古今中西新旧之争的历史概括。中国人因此而找到了一个最重要、最本质的是非标准,而后才可能有完全意义上的近代中国和近代中国人。

……

历史阶段是不可超越的;但超越历史阶段的愿望又产生于历史发展过程所形成的内因和外因之中。……历史选择了社会主义,历史又以客观现实限制了主观愿望,这个矛盾,要求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于是,在这种选择和限制的统一中形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思想和理论。……赋予资产阶级性质的革命以社会主义前途,承认了不可超越的历史阶段,同时又压抑了资本主义的未来发展。

——摘自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二,比较魏源思想与新文化运动在对待传统和西方方面的不同之处,并分别指出两种思想文化的历史意义。(12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思想诞生的背景。(8分)

名词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