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今者由平民革命,以建国民政府,凡为国民皆平等以有参 * * 。大总统由国民公举,议会以国民公奉之议员构成之,制定中华民国宪法,人人共守。敢有帝制自为者,天下共击之。 ——同盟会《革命方略》
材料二:在《遗嘱》中,孙中山总结数十年的革命经验:“余致力国民革命凡四十年,其目的在求中国之自由平等。积四十年之经验深知欲达到此目的,必须唤起民众,联合世界上以平等待我之民族,共同奋斗……”他指出:“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
请回答:
(1)材料一体现的是三民主义的哪一内容?在三民主义的指导下制定的宪法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材料二回答,孙中山晚年的政策发生了什么变化?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简述孙中山三民主义的历史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民权主义;《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2)提出了新三民主义和“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变化的原因:孙中山维护民主共和的斗争屡次失败;十月革命胜利的影响;中共和 * * 国际的帮助。
(3)它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的核心;既具有鲜明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时代内容,又具有浓厚的爱国主义的民族特色,成为当时先进政治思想的主流和反帝反封建革命纲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