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综合

(十六)(12分)图为我国东部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单位:米),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填出图中代码所代表的地理名称:   B            ;C              ;   

E            ;F                  

小题2:河流AD段的流向为_____________。

小题3:B处海拔最高可能的范围是(   )

A.[150m,200m]

B.[250m,300m)

C.[200m,250m]

D.[250m,300m]小题4:若G、H两地图上距离为3.6cm,则两地实地距离为__________;G与H的相对高度为                

小题5:该区域可能出现的生态环境问题为                   ,为解决此问题,该区域农业发展方向应以               为主。

小题6:拟在A---H处建一水坝,应选择在________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小题1:B陡崖     C鞍部    E山谷    F山脊

小题2:西北向东南

小题3:B

小题4:7.2km     (50m—150m)

小题5:水土流失     林业

小题6:A处     位于峡谷,工程量小

题目分析:

小题1:根据图中等高线分布状况判断:   B陡崖;C鞍部; E山谷;F山脊

小题2:根据图中指向标判断方向,河流AD段的流向为西北向东南。

小题3:B处为陡崖,陡崖顶的海拔最高可能的范围是[250m,300m),所以选择B选项。

小题4:根据比例尺公式进行计算,实地距离=图上距离∶比例尺(图上距离×比例尺的倒数)=3.6×200000=720000厘米=7.2千米,G的海拔范围是(400,450),H的海拔范围是(500,550),所以G与H的相对高度为(50m-150m)。

小题5:该区域可能出现的生态环境问题为水土流失,为解决此问题,该区域农业发展方向应以林业为主。

小题6:建水坝,应选择在A处,理由是位于峡谷,工程量小。

点评:等高线的分布可以反映地表形态。闭合等高线中间高四周低为山顶,中间低四周高为盆地;等高线弯曲可以利用口诀“凸高为低,凸低为高”帮助记忆山谷和山脊。凸低为山脊,纬分水岭,凸高为山谷,可能发育有河流,河流流向低处;等高线相交反映的地形为陡崖;等高线密集反映坡度较大,河流流速较快。

单项选择题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