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综合

读“我国华北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回答下列问题。(共11分)

(1)如果乙村到虎山的图上水平距离为4厘米,那么一游客从乙村出发到达虎山山顶所要通过的距离大约为多少?(2分)

(2)简述图示地区地势的基本特征。(3分)

(3)分析B、C两地降水量的差异及其原因。(3分)

(4)试分析乙村比甲村多地质灾害(泥石流)、多雾(深秋的清晨)的原因。(3分)

答案

(1)2100~2300米之间(2分)

(2)该区属于丘陵山地,北、东、南多山,三面地势较高,中部为谷地,地势较低。(3分)

(3)B地降水多,位于迎风坡。C地降水少,位于背风坡。(3分)

(4)乙村位于出山口附近,地表径流和土石容易汇集至此,所以多泥石流;甲村位于河谷中部地区,地形平坦开阔,泥石流很难到达。乙村地形封闭,水汽不易扩散,容易成雾;甲村地形开阔,水汽容易扩散,很难成雾。(3分)

本题考查等高线地形图的综合判读。(1)根据两地的水平距离(图上4cm)为2000M,垂直落差500---700M,故利用直角三角形,计算两点间的实际距离。(2)中部为河谷,说明中部地势较低。等高线显示北部、东南部地势较高。(3)结合本区的盛行风:(华北地区)夏季东南风;冬季西北风。故B位于夏季风(东南风)的迎风坡,降水丰富。C位于夏季风的背风坡,降水少。(4)乙村位于山谷,而甲村位于平地。

选择题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