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选择题

商品流通过程中实际需要的货币数量不是越多越好,也不是越少越好,而是受货币流通规律支配的。据此完成小题。

小题1:假定某国在一年内,商品价格总额增长50%,货币流通次数增加20%,则该国1元纸币的购买力相当于原来   元的购买力。该国这一年中最可能出现的现象是   (  ) 

A.0.25 投资增加

B.1.25 物价上涨

C.0.25 投资减少

D.1.25 物价下跌小题2:2012年我国通胀压力将有所减弱,但依然存在一些上行因素,预计2012年居民消费价格上涨3.5%,涨幅比上年回落1.9个百分点。当通胀因素上行时,会引起(  )

①物价上涨,纸币贬值 

②人们的存款会增值 

③会导致人们的生活水平下降 

④外汇汇率必然升高

A.①③

B.②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答案

小题1:D

小题2:A

小题1:假定商品的价格总额和货币流通次数都没有变化时,市场上需要的货币量是1,商品价格总额和货币流通次数都是1。当商品价格总额增长50%,变成了1×(1+50%)=1.5,货币流通次数增加20%,变成了1×(1+20%)=1.2,市场上需要的货币量=商品价格总额/货币流通次数,所以现在需要的货币量是1.5/1.2=1.25,也就是变化后市场上需要的货币量比原来多了。在本题中,该国并没有多发行货币,所以1元的购买力相当于原来1.25元的购买力,即货币升值。此时说明社会总供给大于社会总需求,将会出现通货紧缩现象,物价持续下跌,所以选D项。

小题2:通货膨胀会造成纸币贬值、物价上涨,从而会降低购买力,影响人们的生活水平,故①③正确;通货膨胀会使人们的存款贬值,②错误;④的说法与通胀没有直接关系。

多选题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