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问答题 简答题

请谈谈余秋雨散文的特点。

答案

参考答案:

余秋雨的散文作品多数是以记游的方式展开他的文化思考。他认为自己所写的不是"自然山水"而是"人文山水":"我心底的山水并不完全是自然山水,而是一种’人文山水’。……每6到一个地方,总有一种沉重的历史气压罩往我的全身,使我无端地感动,……我站在古人一定站过的那些方位上,用与先辈差不多的黑眼珠打量着很少会变化的自然景观,静听着与千百年前没有丝毫差异的风声鸟声,心想,在我居留的大城市里有很多贮存古籍的图书馆,讲授古文化的大学,而中国文化的真实步履却落在这山重水复、莽莽苍苍的大地上。大地默默无言,只要来一二个有悟性的文人一站立,它封存久远的文化内涵就能哗的一声奔泻而出;文人本也萎靡柔弱,只要被这种奔泻所裹卷,倒也能吞吐千年"。余秋雨在散文中的自我定位就是这样一位"有悟性的文人",能够思接千载,把传统文化的光辉投射进现代社会。从作为传统与现代的中介这一角度来看余秋雨,他的散文的确有朝这个方向努力的痕迹。他在记叙自己对某一名胜古迹的游历,发表自己感受的同时,也介绍该名胜的历史文化知识,对于那些迫切希望了解中国历史文化知识而又不得其门而入的读者,余秋雨的散文某种程度上可以起到引导的作用。余秋雨的散文非常重视文化思考,有比较强的文化反省意识,他常常在对历史做回溯性的考察中感叹文化和山水的兴衰,在对先人遗迹的追随中思考知识分子的命运和使命。但余秋雨散文对于文化的执着有时也使人感到过于正襟危坐,严肃得失去了散文应有的随意与轻松。这就使余氏散文表现出"宣谕"式的色彩,正如有的评论者所言,"他的文章少有周到的描写,多是滔滔不绝的主观倾诉,……他的叙述语调也是朗诵式的,用的是社论的节奏和诗的旋律。他的写作不是一种交流而是一种宣谕。"

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的题。

生命的曙光姜铁军

李嘉德

  觉得整个巷道都在摇晃。

  巷道里的灯忽然全灭了。

  “完了,出事了!”这念头在李嘉德的脑子里一闪,接着他撒腿就往外跑。李嘉德想在巷道没有堵死前跑到升降车那里,争取活着出去。

  李嘉德看到前面有一点灯光,是矿工帽上的矿灯发出的。他急急忙忙跑过去。

  “谁在那里?”李嘉德大声地问。

  “是我,许老抠!”黑暗中有人在回答。

  许老抠在矿上可是个有名的人。他十八岁就下煤矿干活,二十多岁的时候在井下出了事故,大难不死。今年五十多岁了,还是单身一人。一个人不舍得吃不舍得穿,挣的钱全攒着。除了抽点烟,没有别的嗜好。矿上的人暗地里传,他攒的钱少说也有十几万。平时也不见他怎么花钱,这样大家才叫他许老抠。

  李嘉德跑到许老抠跟前,看到巷道顶上塌下来的石头早把去路封得严严实实。李嘉德的脑袋“嗡”的一声,禁不住蹲在地上哭起来。许老抠拍拍他的肩膀:“小李啊,你别害怕。矿上一定会想办法救咱们的。我上次遇到事故,在下面呆了五六天,还不是被救出去了。你别慌,咱们一定会被救出去的!”

  李嘉德这才止住了哭声。

  一天,两天,三天……

  许老抠已经十分虚弱了。他喘着粗气和李嘉德说:“我怕是坚持不住了,你年轻,一定得坚持到有人救你!”李嘉德哭着说:“我看咱们都不会活着出去了!”许老抠拉住李嘉德的手说:“你一定得活着出去,我存的几十万元钱都给你,够你这辈子花的。不为别的,就为这笔钱,你也得活着出去。你比我年轻,你一定挺得住的!我给你写个遗嘱,你就是合法的继承人!”许老抠从口袋里掏出一只烟盒拆开,在烟盒纸里面空白的地方写了遗嘱。然后,他把家里的钥匙放到李嘉德的手里:“我把东西都放在床下面的小木头箱子里了,你出去后去取吧……”把一切交待完,许老抠喘了最后一口粗气,就再也没有醒来。

  拿着许老抠给自己的烟盒和钥匙,李嘉德感觉就好像做梦一样,这财发得太容易了。本来已经丧失了勇气的他好像打了一针强心剂,不为别的,就为这几十万元的遗产,他也得活下去。那是自己一辈子才能挣到的钱啊!这个信念支持着李嘉德,在漆黑的巷道里他又坚持了两天。当他手里握着许老抠给他的钥匙处于昏迷状态的时候,他感到有一丝凉气吹了进来,好像有人在喊自己的名字……

  李嘉德身体恢复了健康。

  他要做的第一件事是到许老抠家去打开那只寄托了他发财梦想的木头箱子。

  箱子里有三样东西:一张二十多年前的医院诊断书,一束信札,一些汇款单。

  诊断书证明:许老抠年轻时经历的那场事故导致他无法生育,不适合结婚;他用自己的工资资助了六个贫困大学生,每隔一段时间就汇款给他们;六个大学生叫他“许叔叔”,经常给他写信汇报自己的学习和生活情况……

  李嘉德被许老抠善意地欺骗了,而正是这种善意的欺骗点燃了他生命的曙光。之后那六个大学生依然能收到许老抠的汇款,他们依然像往常一样给“许叔叔”写信汇报自己的情况。他们不知道这个“许叔叔”其实是和他们一样的年轻人……

1.小说在介绍“许老抠”时还特别地介绍了他的简历,意图何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许老抠留下“几十万元钱”的遗嘱纯属一场骗局。你是怎样看待这场骗局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许老抠和李嘉德是怎样的人?你怎样评价这两个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篇小小说最明显的写作特色是什么?请谈谈值得你借鉴的地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