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分)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政治制度也在不断演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秦灭六国后,赢政自称皇帝。他说:“朕为始皇帝,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
材料二 中国革命之目的,系欲建立共和政府,效法美国,除此之外,无论何项政体皆不宜于中国。 ——摘自1911年11月孙中山与《巴黎日报》记者的谈话
材料三 辛亥革命的悲惨结果可由以下因素来解释:组成官僚的知识分子,专心于儒家经典。……中国几乎没有借用国外东西的传统。尽管19世纪后半叶中国的确发生了变化,但其变化的速度远远落后于对西方作出反应的其他国家。部分人试图在中国建立从美国观察到的制度,由于他们建立的制度显然对中国人民毫无意义,因此它们很快就在中国的政治现实面前土崩瓦解。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四 目前中国正在进行当代最伟大的社会实践,……中国定将实现一种特殊的民主,这种民主将考虑到这个大国的社会、文化和经济特点。
——2008年2月7日德国《新德意志报》
(1)根据材料一,指出赢政创立的政治制度,并概述这一制度的主要特征。(3分)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在政治体制的构建上,孙中山颁布的《临时约法》是如何体现“效法美国”主张的?(2分)
(3)据材料三,指出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4分)“革命派建立的制度显然对中国人民毫无意义”,你是否同意这一观点,并说明理由。(4分)
(4)材料四所说的“特殊的民主”在建国初期是通过哪些具体内容来体现的?(3分)
(16分)参考答案及评分说明
(1)制度:皇帝制度。(1分)(评分说明:写皇帝制同样给分,其他说法不得分)
主要特征:皇位世袭、皇权至上。(2分) (评分说明:皇位世袭1分、皇权至上1分,答皇帝独尊同样给1分,总分不超过2分)
(2)体现:按照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的原则构建政治体制。(2分)(评分说明:答“三权分立”同样给2分)。
(3)原因:儒家传统文化的影响;向西方学习的进程缓慢;照搬西方体制。(4分)(评分说明:每个要点2分,任答出2点即可得4分)
观点:同意。理由:共和体制有名无实;人民没有获得真正的民主权利;没有改变中国的社会性质。(4分) (评分说明:只答观点不得分,理由任答2个4分;不表明观点,只答理由不得分。)
观点:不同意。理由:结束了封建帝制;建立了中华民国;颁布了《临时约法》;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4分)(评分说明:只答观点不得分,理由任答2个4分;不表明观点,只答理由不得分。)
(4)内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中 * * 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3分)(评分说明:每个制度1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写成“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不得分;“中 * * 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写成“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或“多党合作制”“政治协商制度”均可得1分)
题目分析:(1)本问以秦朝确立皇帝制度为切入点,考查材料信息的获取与分析运用能力。解答本问应依据“朕为始皇帝”等信息判定政治制度是皇帝制度,皇帝制度的特点则应结合所学知识述说皇帝的传承、地位和权力方面的特点。
(2)本题以《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为切入点,考查知识迁移能力。解答本问关键是理解美国民主共和制的特点,再结合《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内容。1787年宪法规定美国政治结构的三权分立原则,孙中山等革命派以美为师,实行共和制,在《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体现了三权分立原则,这是两者的共性。
(3)本题考查材料信息的获取与归纳能力。关键信息:专心于儒家经典、但其变化的速度远远落后于对西方作出反应的其他国家 、部分人试图在中国建立从美国观察到的制度。依据关键信息,从思想和向西方学习的特点分析归纳。
(3)本问为开放型试题,考查对辛亥革命成功的认识。无论选择哪一种观点,言之有理,史论一致,史论相结合。如果选择同意这一观点,那么,应从辛亥革命失败之处归纳;如果选择不同意这一观点,则应从辛亥革命的意义来分析。
(4)本问考查建国初期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成就。本问解答应抓住问题中的时间信息:建国初期。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即知是三大基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的政治协商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