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小题。

野  店  臧克家

虽然说是野店,它所依傍的却是大道。

几间茅草小屋,炕占去了每间的大半,留下火镰宽的一点空隙好预备你上下。这儿是大同世界,不问山南的海北的都挤在一堆,各人向着同伴谈论着,说笑着。没有“莫谈国事”的禁条贴在头上,他们可以随便放浪地吐泄,东家的鸡西邻的狗是要谈的,日本鬼子也是一个题目,因为他们中间就有许多是从东三省被迫回来的,一个小被卷是财产的全部。

晚上,任你一落太阳就躺下,敢保你不会一沾席就如愿的变成一块泥。夏天的蚊子、臭虫,冬天的虱子和跳蚤最喜欢和客人开玩笑,哼哼着叫你清醒的享受一个客夜,身上留点伤痕做一个追忆的记号。还有马棚的牲口也怕主人误了行程,半夜里叫一阵,用蹄子打地咚咚的一阵。当睡梦将要占有了你的临明的那一刻,店门唿隆一声。接着小伙计的脚步动静了,一睁眼,微白的曙色使你再也朦胧不得了。套上车子,披一身星光,冒着晨风,朝曦把人引上了征途。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回头望望这一副大红门联,意味够多长呢。

门口一个破席凉棚撑着夏天的太阳,为着什么东西奔跑的行人走在这串着天涯和故乡的热土的道,望着这凉棚像沙漠中的人望见了绿洲。三步并成一步赶上来,卸下身上的负担,扪下沾着汗水的檐溜般的布眼罩,坐在一条长凳上用草帽或是手巾扇风。几碗半冷的残色的茶水浇下去,汗马上从身上涌出来,各人身上背着一身花疏的阴凉。设若有一个像蒲留仙一样的人物,夹在这杂色的队伍里,每个人你借给他一把蕉叶,那么一部聊斋会很快地集起来。

这些人,在这儿留一个脚印,便飞鸿似的去了,没有留恋,没有感伤,在未来的时候,他们也没想到会在这儿挂这一翅膀。水不是白喝,临走总得留下几个钱,百儿八十是他,三百二百也是他,主人不会嫌太少,伙计也不会说一声谢谢。但当你起身以后,“再来!”这一句淡淡的话,每回是不会忽疏的。

野店的常主顾是车伙子。他们到远一点的地方去运货贩卖,去的时候带着本乡的土产。这些车子往往成群成帮,队伍展得老长,道上的一帆尘土是他们的旗号。一走近了店口,把车子一插,用披布擦去了脸上的汗,弓弓着腰很自然的踏入了店门。因为太熟照例有称号,姓王的是王大哥,姓李的是李二哥。小伙计牵牲口倒水忙乱一气,住一会,叫一袋旱烟把粗气压下,饭上来了。半斤一张的大饼,包着大块肥肉的包子,再要几头大蒜,一块还没腌变色的老白菜帮子。吃起来有点可怕。不,不能说吃,应是说吞。看那个劲,饼如果是铁的,肚子一定变成熔炉。饭后为了消暑,走到水瓮边去,捧着大瓢的生水往下灌,声音咚咚的可以听好几步远。“掌柜的算账!”这是一闭眼的午睡醒来后的第一句话。外边算盘珠一阵响,几吊几百几十几,小伙计一口喊出来,接着是查铜子的声音。一巴掌钱接到手里,含着笑走到财神位前,不远不近向大粗竹筒内一掷,哗……啦啦……果真是钱龙汇海了。

这些老主顾来到店里若是逢着佳节,——端阳,中秋,元宵,不用开口,半壶白干,四样小菜碟便送到眼前了。喝了不够,还可以再开一回口。不打钱,这算主人的一点小意思,不要看这是小节,主人的大量与吝啬往往作为客人去留的关键。谁不愿用百年不遇的一壶酒去做招徕的幌子?

秋天,连线的阴雨把一个远道的客人困在野店里,白天黑夜分不开界限。闷闷的用睡眠用烟缕打发日子。风挟着雨丝打进纸窗来,卧着,从眼缝里闪进来一片阴暗,粗人就算是不善于愁,一只孤鸿也难免于凄凉。等着,胸中灼火的等着,等到雨丝一断,他是第一个把脚印印在泥上的人。

时间把什么都变了。有了汽车转眼可以百里,“夕阳古道瘦马”的趣味算完了。野店是诗意的,然而今日的野店成了时代头顶残留的一条辫子了。

小题1:第四小节点出野店的一副对联: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从全文结构看有什么作用?(4分)

小题2:结合语言风格,简析文中画线句子的丰富内涵。(5分)

小题3:作者称野店的客人,有时是“你”,有时又是“他”、“他们”,这样的人称变化有什么表达效果?(5分)

小题4:请结合野店诗意的表现,探究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6分)

答案

小题1:承上启下。用诗句总结上文,含蓄点出早行的孤独辛苦,并引出下文野店给漂泊之人以短暂的安顿与慰藉的叙写,同时也为下文表现客人的通达豪爽做铺垫。

小题1:用自然质朴的语言表现了客人的粗犷豪爽,主人的朴实真诚,野店民风的淳朴。

小题1:这样的人称变化让读者感到,作者介绍野店娓娓道来,如数家珍;朋友般地讲述,亲切自然,给人一种身临其境之感;表现了作者对野店的深厚情感,由衷喜爱,有感染力。

小题1:淳朴的民风民俗,让作者喜爱;羁旅漂泊的孤苦、秋雨孤鸿的凄凉,令作者悲悯;天涯飘零中的通达豪爽,使作者赞许敬佩;诗意的趣味不再,叫作者深为叹惋。

小题1:“承上启下”,1分;“总结上文,含蓄点出早行的孤独辛苦”2分;“引出下文……叙写”“为……铺垫”各1分

小题1:风格2分。内涵3分,其中主客的性格特点,各1分;野店的特点,2 分。

小题1:此题人称的作用。

小题1:本题考查“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考点,能力层次为F,侧重“探究”能力的考查。这是一道探究题。答题之前,先对作品有充分的了解和准确的把握。面对一篇陌生的文学作品,要善于抓住关键语句,理清全文脉络,明白作品所表达的主题,对全文有一个整体认识和把握。具体答题时,还要切忌脱离文本,想当然地去套用鉴赏术语,避免空洞抽象的泛泛而谈或不着边际的任意罗列,更不能根据个人的主观喜好冠作隧意的褒贬。本题可以从客观与主观两方面去思考。四点,每点2分,答到三点即可。

单项选择题 案例分析题

病历摘要:患者女性38岁。因体检发现血清肌酐轻度升高伴尿检异常10天,于2004年8月16日入院。患者10天前无明显诱因乏力,并出现纳差,活动后出现下肢浮肿,尿液泡沫不能自行消散,时感头痛,当时测血压140/90mmHg,自行服用“安搏维”后头痛缓解。因乏力及浮肿明显加重,尿色深暗且泡沫日趋增多去当地医院检查,尿蛋白4.03g/24h,尿隐血+++,血清肌酐升高达2.24mg/dl。未行特殊治疗即转入我院。病程中无少尿、关节痛及皮疹史。起病前2月有持续牙齿肿胀、疼痛伴口臭史,1月前曾因发热、畏寒拟诊“牙齿感染”,静脉输注多种抗生素(具体药名不详),体温虽退,但牙龈症状未完全缓解。

该患者属于慢性肾脏疾病第几期(CKD)提示:体格检查结果体温37.2℃,心率76次/分,呼吸20次/分,血压140/85mmHg,慢性病容,轻度贫血貌,未见皮疹、皮肤瘀点、瘀班。浅表淋巴结未触及。双侧眼睑无水肿,巩膜无黄染,副鼻窦区无压痛。口腔黏膜无溃疡,咽无充血,双侧扁桃体无肿大。颈软,颈静脉无怒张,甲状腺无肿大。两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啰音。心率76次/分,律齐,心音有力,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杂音。腹平软,全腹无压痛、反跳痛,未及异常包块,肝脾肋下未及,肝、肾区无叩痛,移动性浊音(-),肠鸣音不亢,3次/分,未闻及血管杂音。双下肢轻度凹陷浮肿,四肢关节无畸形,无肿胀、压痛,活动自如,四肢肌力、肌张力正常。双侧膝反射正常,Babinski征(-)实验检查结果尿液检查:尿RBC18万/ml,多形型,管型阴性,WBC偶见,尿蛋白定量4.33g/24h。血液检查:血常规Hb12.0g/dl,WBC7300/mm,中性70%,血小板18.5万/mm。血生化:白蛋白3.01g/dl,球蛋白2.12g/dl,肌酐1.57mg/dl,尿酸641μmol/L,总胆固醇5.79mmol/L,甘油三脂2.70mmol/L,电解质正常。免疫学检查、双肾B超、胸片、心电图和肝胆胰脾B超均正常。ECT测肾小球滤过率:46.62ml/min,其中左肾:17.23ml/min,右肾29.39ml/min.()。

A.Ⅰ期

B.Ⅱ期

C.Ⅲ期

D.Ⅳ期

E.Ⅴ期

填空题 案例分析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