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问答题 论述题

文化与文明的关系是怎样的?

答案

参考答案:

巴格比和钱穆对文明与文化关系的看法,大体见出了二者的主要差异,他们都肯定文化与文明之间的不可分割的关系。关于二者的差别,我们将其简略地表述为:文明是文化的可测量可表述的物质实体方面,而文化则是文明的不可测量难以表述的精神虚体方面。这也就是二者的关系。应当指出的是,物质与精神、文明与文化、实体与虚体是不可分割的,即近代的科学技术及其产物,必然要求着近代的科学文化精神,现代的科学技术和物质生产,必然要求着现代的科学精神和现代的企业制度管理方式。在中国近代,人们曾经尝试将西方的近代工业生产与它的科技文化、价值观念分割开来,实现中国传统封建文化与近代工业的某种嫁接,事实证明这种做法是行不通的。这也说明近代性与现代性的建构是实现文明进步的关键所在。

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非 相

《荀子》(节选)

相人,古之人无有也,学者不道也。

古者有姑布子卿,今之世,魏有唐举,相人之形状、颜色而知其吉凶、妖祥,世俗之。古之人无有也,学者不道也。

故相形不如论心,论心不如择术,形不胜心,心不胜术。术正而心顺之,则形相虽恶而心术善,无为君子也;形相虽善而心术恶,无害为小人也。君子之谓吉,小人之谓凶。故长短、小大、善恶形相,非吉凶也。古之人无有也,学者不道也。

盖帝尧长,帝舜短;文王长,周公短;仲尼长,子弓短。昔者,卫灵公有臣曰公孙吕,身长七尺,面长三尺,焉广三寸,鼻、目、耳具,而名动天下。楚之孙叔敖,期思之鄙人也,突秃长左,轩较之下,而以楚霸。叶公子高,微小短瘠,行若将不胜其衣然;白公之乱也,令尹子西、司马子期皆死焉,叶公子高入居楚,诛白公,定楚国,如反手尔,仁义功名善于后世。故士不揣长,不挈大,不权轻重,亦将志乎尔;长短、小大、美恶形相,岂论也哉?

且徐偃王之状,目可瞻焉;仲尼之状,面如蒙供;周公之状,身如断蓄;皋陶之状,色如削瓜;闳夭之状,面无见肤;傅说之状,身如植鳍;伊尹之状,面无须麋,禹跳,汤偏,尧、舜参牟子。从者将论志意、比类文学邪?直将长短、辨美恶而相欺傲邪?

古者,桀、纣长巨姣美,天下之杰也;筋力越劲,百人之敌也。然而身死国亡,为天下大僇,后世言恶,则必稽焉。是非容貌之患也。闻见之不众,论议之卑尔!

今世俗之乱君,乡曲之儇子,莫不美丽姚冶,奇衣妇饰,血气态度拟于女子;妇人莫不愿得以为夫,处女莫不愿得以为士,弃其亲家而欲奔之者,比肩并起。然而中君羞以为臣,中父羞以为子,中兄羞以为弟,中人羞以为友;俄则束乎有司而戮乎大市,莫不呼天啼哭,苦伤其今而后悔其始。是非容貌之患也。闻见之不众,论议之卑尔。然则从者将孰也?

【注】 ①姑布子卿:春秋时郑国人,曾看过孔丘和赵襄子的相,见《韩诗外传》卷九和《史记·赵世家》。②焉:通“颜”,额。③期思:地名,在今河南省淮滨县东南。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世俗之             称:称呼。

B.无为君子也害:妨碍。

C.直将长短、辨美恶而相欺傲邪?差:区别。

D.然则从者将孰也可:认同,赞同。小题2: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组 (  )(3分)

A.相人形状人非生而知

B.中人羞以为友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C.弃其亲家欲奔之者后人哀之不鉴之

D.天下之杰其闻道固先乎吾小题3: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属于从正面论述“非相”的一组是 (  )(3分)

①梁有唐举,相人之形状、颜色而知其吉凶、妖祥 ②术正而心顺之,则形相虽恶而心术善,无害为君子也 ③楚之孙叔敖,期思之鄙人也,突秃长左,轩较之下,而以楚霸 ④禹跳,汤偏。尧、舜参牟子 ⑤桀、纣长巨姣美,天下之杰也;筋力越劲,百人之敌也 ⑥今世俗之乱君,乡曲之儇子,莫不美丽姚冶,奇衣妇饰,血气态度拟于女子

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②③④

D.①⑤⑥小题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本文和《劝学》一样,开篇就提出了自己的观点,批判、否定了相术,指出这是有学识的人从来也不谈论的事。

B.作者认为,观察人的相貌不如考察他的思想,考察他的思想不如鉴别他立身处世的方法,身材相貌不是判断君子小人的标准。

C.古代的夏桀、商纣魁梧英俊,但却落得身死国灭,成为天下最可耻的人,这都是容貌造成的祸患。

D.文章结尾又用当时犯上作乱的人和乡里的轻薄少年为例,从反面否定了相术,并以反问结尾,表明自己的观点。小题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古之人无有也,学者不道也。(2分)

(2)莫不呼天啼哭,苦伤其今而后悔其始。(2分)

判断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