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延时,压延机的辊筒为什么会产生挠度,对压延质量有何影响?
参考答案:
压延时因物料对辊筒有横压力,使两端支撑在轴承上的辊筒产生弹性弯曲(弯曲变形量称挠度),这样就会造成压延制品的厚度不均匀,其横向断面呈现中间部分厚,两端部分薄的现象,无法达到制品的精度要求。通常采用以下三种方法来补偿这种误差。
①中高度法。即把辊筒的工作面加工成中间直径大,两端直径小的腰鼓型,沿辊筒的长度方向有一定的弧度,辊筒中部突出的高度为中高度,这个数值很小,一般仅为百分之几到十分之一毫米。
②轴交叉法。是将相邻两个辊筒中一个辊筒绕其轴线中点的连线,旋转一个微小角度,使两轴线成交叉状态,则在两个辊筒之间的中心间隙增大,这样就弥补了由于弹性弯曲所产生的压延制品中间厚两端薄的缺陷。
③预应力法。是在辊筒工作负荷作用前,在辊筒轴承两端的轴颈上预先施加额外的负荷,其作用方向正好与工作负荷相反,使辊筒产生的变形与分离力引起的变形方向正好相反,这样在压延过程中辊筒所产生的两种变形便可互相抵消,从而达到补偿的目的。
在实际生产中往往把上述三种补偿方法结合起来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