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解答题
在△ABC中,A=120°,b=1,S△ABC=
3
,求:
(Ⅰ)a,c;
(Ⅱ)sin(B+
π
6
)的值.
答案

(1)∵S△ABC=

3
,∴根据正弦定理,得
1
2
bcsinA=
3

1
2
×1×c×sin120°=
3
,解之得c=4,

∴a2=b2+c2-2bccosA=21,可得a=

21

综上所述,a=

21
,c=4;

(2)由正弦定理

a
sinA
=
b
sinB
,得sinB=
bsinA
a
=
7
14

∵B∈(0°,60°),∴cosB=

1-sin2B
=
3
21
14

由此可得

sin(B+

π
6
)=sinBcos
π
6
+cosBsinB=
7
14
×
3
2
+
3
21
14
×
1
2
=
21
7

材料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我们革命的目的是为众生,因不愿满洲人专制,故要民族革命;不要君主一人专制,故要政治革命;不愿少数富人专制,故要社会革命。这三样一样做不到,也不是我们的本意,达到这三样目的之后,我们中国当成为至为完美的国家。

——孙中山在《民报》创刊周年纪念会上的讲话

材料二 所有国民军对外之行动宣言如下:

一、所有中国前此与各国缔结之条约,皆继续有效。

二、偿款借款照旧担认,仍由各省洋关如数摊还。

三、所有外人之既得权利,一律保护。

——《中国同盟会方略,对外宣言》

材料三 孙中山在总结比较中俄两国革命时说:“中国革命六年后,俄国才革命。俄国革命党不仅把世界最大的威权之帝国主义推翻,且进而解决世界经济政治诸问题。这种革命真是彻底的成功,皆因其方法良好之故。……中国之革命党经验不多,遂令反对派得尽其技,没有俄国那种好方法防范反革命,使其不能从中破坏,故俄国革命虽迟我六年而已成功,我虽早六年而仍失败。”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分析孙中山当时要建立的“至为完美”的国家是什么样的国家?他准备怎样建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了实现材料一的目的,孙中山等人制定了怎样的革命纲领?根据材料一、二分析这一纲领具有哪些局限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材料三可以看出孙中山所说的“至为完美”的国家并没有建立起来,孙中山对于中国革命失败的原因分析是否正确?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