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问答题

如何掌握红木蠹象的发生规律?

答案

参考答案:

该虫1a(年)发生1代。10月上旬以幼虫陆续在树干韧皮部的蛀道中越冬。第2年年4月下旬开始活动,5月下旬化蛹,6月下旬始见成虫,8月上中旬交尾产卵。成虫羽化后需取食红松树梢后才能产卵。成虫有假死性,飞翔能力弱。交尾后雌虫在枝干上咬1小孔,将卵产在孔内。幼虫孵化后进入树皮下危害,大多由下向上取食,蛀下的粉屑及排泄粪便均留在蛀道内。1a内幼虫有2次危害期,第1次在6月前,第2次为9~10月。

该虫多发生在10~30a生的红松人工林中,10a以下红松通常不发生。生长在阳坡的林木较阴坡受害重,疏林地较密林地重,林缘较林内重。

多项选择题
问答题

(2008年)  案情:肖某是甲公司的一名职员,在2006年12月17日出差时不慎摔伤,住院治疗两个多月,花费医疗费若干。甲公司认为,肖某伤后留下残疾已不适合从事原岗位的工作,于2007年4月9日解除了与肖某的劳动合同。因与公司协商无果,肖某最终于2007年11月27日向甲公司所在地的某省A市B区法院起诉,要求甲公司继续履行劳动合同并安排其工作、支付其住院期间的医疗费、营养费、护理费、住院期间公司减发的工资、公司2006年三季度优秀员工奖奖金等共计3.6万元。  B区法院受理了此案。之后,肖某向与其同住一小区的B区法院法官赵某进行咨询。赵某对案件谈了几点意见,同时为肖某推荐律师李某作为其诉讼代理人,并向肖某提供了本案承办法官刘某的手机号码。肖某的律师李某联系了承办法官刘某。刘某在居住的小区花园,听取了李某对案件的法律观点,并表示其一定会依法审理此案。两天后,肖某来到法院找刘某说明案件的其他情况,刘某在法院的谈话室接待了肖某,并让书记员对他们的谈话内容进行了记录。  本案经审理,一审判决甲公司继续履行合同,支付相关费用;肖某以各项费用判决数额偏低为由提起上诉。二审开庭审理时,由于一名合议庭成员突发急病住院,法院安排法官周某临时代替其参加庭审。在二审审理中,肖某提出了先予执行的申请。2008年5月12日,二审法院对该案作出了终审判决,该判决由原合议庭成员署名。履行期届满后,甲公司未履行判决书中确定的义务。肖某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而甲公司则向法院申请再审。  问题:

(2008年)诉讼中,肖某与甲公司分别应当对本案哪些事实承担举证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