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多项选择题 案例分析题

患者张××,女性,24岁,已婚,G0P0。因"停经45天,恶心呕吐5天"于2005年4月10入院,平时月经周期欠规律30~40天,4天干净,末次月经2005-2-23。既往有"胃病"史,否认糖尿病史。5天前出现嗜睡、乏力、乳胀、恶心、伴呕吐,为胃内容物,频繁,不能进食,无腹泻及大便、血液,偶有下腹坠痛,无 * * 出血。

 

需进一步作何检查以确诊()

A.肝肾功

B.妇科B超

C.胸片

D.妇科检查

E.肝、胆、脾、胰B超

F.血糖测定

答案

参考答案:A, B, D

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陈东,字少阳,镇江丹阳人也。早有隽声,不戚戚于贫贱。蔡京、王黼方用事,人莫敢指言,独东无所隐讳。钦宗即位,率其徒伏阙上书,论:“今日之事,蔡京坏乱于前,梁师成阴谋于后,李彦结怨于西北,朱缅结怨于东南,王黼、童贯又结怨于辽、金,创开边隙。宜诛六贼,传首四方,以谢天下。”言极愤切。明年春,贯等挟徽宗东行,东独上书请追贯还,正典刑,别选忠信之人往侍左右。

  金人迫京师,李邦彦议与金和,李纲及种师道主战,邦彦因小失利罢纲而割三镇。东复率诸生伏宣德门下上书曰:“在廷之臣,奋勇不顾,以身任天下之重者,李纲是也,所谓社稷之臣也。其庸缪不才,忌疾贤能,动为身谋,不恤国计者,李邦彦之徒是也,所谓社稷之贼也。”军民从者数万。书闻 ,传旨慰谕,众莫肯去,喧呼震地。有中人出,众脔而磔之,于是亟诏纲入,遣抚谕,乃稍引去。

  金人既解去,学官观望,时宰议摒伏阙之士,先自东始。高宗即位五日,相李纲,又五日召东还。未得对,会纲去,乃上书乞留纲而罢黄潜善、汪伯彦,不报。会布衣欧阳澈亦上书言事,潜善遽以语激怒高宗,言不亟诛,将复鼓众伏阙。书独下潜善所,府尹孟瘐召东议事,东请食而行,手书区处家事,字画如平时,已乃授其从者曰:“我死,尔归致此于吾亲。”食已如厕,吏有难色,东笑曰:“我陈东也,畏死即不敢言,已言肯逃死乎?”吏曰:“吾亦知公,安敢相迫?”顷之东具冠带出乃与澈同斩于市四明李猷赎其尸瘗之东初未识纲特以国故至为之死识与不识皆为流涕时年四十有二。(取材于《宋史·忠义传》)

  【注】①中人:这里指宦官。②瘗:埋葬。

1.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传首四方,以天下/谢:谢罪

B.金人京师/迫:逼近

C.遣抚谕,乃引去/稍:稍微

D.高宗即位五日,李纲/相:以……为相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粗词的意义和用法全都相同的一组是( )

A.邦彦因小失利罢纲割三镇/东请食

B.不恤国计/军民从数万

C.李邦彦徒是也/时宰议摒伏阙

D.上书乞留纲而罢黄潜善、汪伯彦/已授其从者曰

3.下列句子中,省略部分补充有误的一句是( )

A.宜诛六贼,传首(于)四方

B.遣抚谕(陈东),乃稍引去

C.(高宗)未得对,会纲去

D.(陈东)乃上书乞留纲而罢黄潜善、汪伯彦

4.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蔡京、王黼等六人执掌大权的时候,无人敢指责他们,只有陈东无所畏惧。

B.陈东为素不相识的爱国将领李纲鸣不平,最终使皇帝恢复了李刚的职务。

C.皇帝听信谗言,担心陈东鼓动百姓聚集闹事,于是下令抓捕陈东并处死他。

D.陈东预感朝廷要杀害自己,他镇定自若,平静地安排好家事,慷慨赴死。 

5.(1)用“/”给下面的文字断句。

  顷之东具冠带出乃与澈同斩于市四明李猷赎其尸瘗之东初未识纲特以国故至为之死识与不识皆为流涕时年四十有二

(2)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早有隽声,不戚戚于贫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以身任天下之重者,李纲是也,所谓社稷之臣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