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综合题

阅读下列材料(12分)

材料1、故欲免瓜分,非先倒满清政府,则无挽救之法也。

——《孙中山全集》第一卷

材料2、并不是恨满洲之人,是恨害汉人的满洲人。假如我们实行革命的时候,那满洲人不来阻害,我们绝无寻仇之理。

——《 孙中山选集》

材料3、凡为国民皆平等,以有参 * * 。大总统由国民公。议会以国民公举之议员构成之,制定中华民国宪法,人人共守,敢有帝制自为者,天下共击之。

——《孙中山选集》

材料4、其现在之地价,仍属原主。所有革命后社会改良进步之增价,则归于国家,为国民所共享。

——《孙中山选集》

请回答

(1)根据材料1、2、4分析孙中山革命思想的局限性。(6分)

(2)材料3中所体现的孙中山的革命目标是什么?理论上解决了什么问题?(4分)

(3)上述材料体现了孙中山的哪些革命思想?(2分)

答案

(1)材料1、2未明确提出反帝要求,并带有狭隘的民族主义思想,材料4未提出废除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的要求。(6分)

(2)推翻封建帝制,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理论上解决了当时资产阶级革命派迫切需要解决的夺取 * * 与建立 * * 的问题。(4分)

(3)体现了孙中山的民族、民权、民生的三民主义思想。(2分)

题目分析:(1)结合所学,材料1、2体现了孙中山三民主义的“民族主义”思想。结合材料看出,民族主义把主要矛头指向清政府,但近代中国发展有两大阻力即国内的反动势力和国外的西方列强,而孙中山未明确提出反帝的主张,且带有狭隘的大汉民族主义色彩。材料4体现了孙中山三民主义的“民生主义”思想。结合材料“其现在之地价,仍属原主。所有革命后社会改良进步之增价,则归于国家”说明孙中山虽然主张解决土地问题,但不敢发动农民进行土地革命,彻底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资产阶级革命派事实上承认封建剥削,意图减少革命的阻力;。(2)结合所学,材料3体现了孙中山三民主义的“民权主义”思想。结合材料“敢有帝制自为者,天下共击之”强调革命的目标是结束帝制,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这在理论上解决了当时资产阶级革命派迫切需要解决的夺取 * * 与建立 * * 的问题。(3)综合上述材料就可得出结论,这反映了孙中山的民族、民权、民生的三民主义思想。

点评:本题的关键在于理解三民主义的内涵、意义和局限。民族主义就是推翻清王朝统治,夺取 * * ,是前提;民权主义就是要创建资产阶级共和国,建立 * * ,是资产阶级革命派的理想所在,是核心;而民生主义则是为了追求民生幸福,巩固 * * ,是补充与完善。三民主义就是围绕“ * * 问题”所构筑起的思想理论体系。三民主义涉及到民族革命,政治革命和社会革命各个方面,因而是一个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革命纲领。但由于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具有软弱性、妥协性,三民主义还有着明显的缺陷。民族主义没有提出明确的反帝口号,民生主义没有彻底的土地革命纲领;这是由民族资产阶级的局限性所决定的,这就决定了资产阶级革命派不可能彻底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任务。  

单项选择题
问答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