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回答 (19分)
材料一 我们革命的目标,是为中国谋幸福,因不愿少数满洲人专制,故要民族革命;不愿君主一人专制,故要政治革命;不愿少数富人专制,故要社会革命。这三种有一样做不到,也不是我们的本意。达到了这三样目的之后,我们的中国当成为至完美的国家。
—— 孙中山《民报》创刊周年纪念会的演说
材料二 ……宣言如下:
一 所有中国前此与各国缔结之条约,皆继续有效。
二 ……
三 所有外人之既得权利, 一体保护
——《同盟会革命方略•• 对外宣言》
材料三 我同盟会所主张者,有三民主义:一民族主义,二民权主义,三民生主义。今民族民权以达目的,惟民生问题尚待解决。
——孙中山《在国民党成立大会上的演说》
材料四 (一)民族主义:……有两方面之含义:一则中国民族自求解放;二则中国境内个民族一律平等……(二)民权主义……详言之,则凡真正反对帝国主义之个人及团体,均得享有一切自由及权利。(三)民生主义:……其最重要之原则不外二者:一曰平均地权,二曰节制资本。
——《国民党一大宣言》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孙中山所谓的“三样目的”,概括地说要达到什么目标?所谓“至完美的国家”又是什么意思?(4分)
(2)分析材料二、三,你认为“今民族、民权已达到目的”的说法对吗?为什么?(7分)
(3)孙中山因何未能建立“至完美”的国家?(根本原因)(2分)
(4)从材料四反映出的孙中山的新三民主义与旧三民主义相比有哪些新的发展?其原因是什么?(6分)
(1)推翻满洲贵族的封建君主专制统治。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4分)
(2)不对。(1分)因为他主张的民族主义只要推翻满洲贵族的统治,不包括打倒帝国主义,取消帝国主义在华特权和不平等条约;辛亥革命后建立了共和国,通过了宪法,但是中国的社会性质没有改变,革命成果被袁世凯窃取,民主共和有名无实,所以,“民权主义”并没有完成。(6分)
(3)由于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不敢彻底反帝反封建。(2分)
(4)新三民主义,具有反帝反封建的新内容,普遍的民权,节制资本。(3分)
原因是孙中山总结了革命失败的教训,接受了中共和苏联的帮助。(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