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单项选择题

血液二氧化碳分压升高对呼吸的主要调节机制是()

A.刺激颈动脉体化学感受器

B.刺激主动脉体化学感受器

C.刺激中枢化学感受器

D.直接刺激中枢呼吸敏感性神经元

E.刺激心肺感受器

答案

参考答案:C

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下面的题。

有一种柳树长在黄河入海口

陆天明

  那是个暮春时节,黄河入海口的风却依然料峭,四下里弥漫着一份几近于永恒的静谧。我向那一片片一个个圆土包似的树丛奔去,当地人告诉我,那也是柳树。我愕然。我这一生见过各种各样的“柳树”。而我眼前这些被人们所指的“柳树”既没有“软于丝”的枝条,也没有被春风剪出的“细叶”,更没有那般淡红和鹅黄去悦人眼球。面对奔腾了几千百里后明显露出疲态的黄河,它们虽然也倚得了半匹寒风,却不见半点狂势。它们既不像垂柳那般的柔媚婀娜轻盈,更无旱柳常有的高大伟岸刚毅。它们只是一丛自沙地上向上萌生的灰色枝条,那由一根根手指头粗细的枝条组成的灰褐色树丛却又不动声色地渗透着一种沉稳和倔强。而让我最为惊愕的是,当地人说,这样的“柳树”全都是眼前这条黄河从大西北的黄土高原上带下来的。

  怎么可能?它们怎么可能穿越千里而到此地扎根?我诧异。

  “黄河带下来的自然不是整棵的树,而是它们的种子。”他们如此解释。

  “那也不可能啊。从黄土高原到这入海口,少说也得两三千里。这滚滚黄河水,穿峡谷,趟平原,扫荡九曲十八弯,不知在几多滩头喘息过,不知在几多崖壁上碰碎过,又不知漫灌过几多千古河床,几多板桥土墙,经几多日头暴晒、风雪肆虐。据查,这柳树种子的千粒重只有零点四克。这么微弱的个体,如何能毅然决然地在这滩头的沙地上存留住,生根发芽? ”我驳问。

  “这,你就要问它们自己了。”他们莞尔一笑。

  放眼望去,宽阔的滩头上,这样的“柳树”无法计数,像一支“大军”……并保持着必要的沉默……它们不会是人工栽培的,更不像是当地常有的。因为除了在这入海口的滩头沙地上,我再没有在其他的地方看到它们的身影。这似乎确证了它们是由这条中 * * 的母亲河从上游某个地域带到这儿,并在进入大海前得以在这儿落土扎根。

  我当然不能因此就说,它们这是一种有意识的行为,是故意要在这儿扎根才做出这惊绝人世的举动的。有种自然哲学告诉我们,宇宙本不承载任何意义,换一句话说,它们本不是为了什么才存在的。即便如此,我仍然要为这种“柳树”叫好,特别要为它们那些千粒重只有零点四克的种子们叫好。我坚信伟大的黄河途经黄土高原时,带下的绝不止这一种植物的种子。在咆哮泛滥时,它更是摧枯拉朽般冲毁堤防,席卷城镇,我们常可以在它翻滚的浪涛中看到断垣残壁、残枝败叶和种种动物的尸身,甚至还能看到一些金属构件、车辆残部……但,它们都不能坚持到达这入海口,唯独这个种子,偏偏留住了自己的生命,并且在这片滩头上居然还生成了一支兴旺的“大军”。

  我不知道再说些什么,只知道自己被深深打动了。我想不到生命的顽强竟然也能在这样一种“无意识”的行为中得到如此的张扬。难道这便是大自然的“本能”,生命的固有之义和应有之举嘛?这就是站在大自然面前,我们,作为宇宙间一种高级生灵,一种以追求诗意地活着和有意义存在的高级生灵,却总是会、也永远会感到自己渺小的原因嘛?而在那个暮春季节的时日里,入海口任何风景都不再能引起我的兴趣,我只沉浸在对这种“柳树”的惊诧中。这确实是一种十分平静,却又十分温暖的惊诧。我追问当地的一些朋友,他们居然也说不清这种“柳树”的真名,我只能把它叫做“滩柳”……(节选自《解放日报》2012年2月25日)

1.本文是怎样围绕作者的情感变化来行文的?请具体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一节描写了奇特的“滩柳”,请分析它的表达特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作为宇宙间高级生灵的人类,为什么在“滩柳”面前感到自己渺小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探究“滩柳”的种子为什么能在黄河入海口的滩头沙地上存留并生根发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问答题

请你认真阅读下列几份资料,并思考回答题后的问题.

资料1:“大气压”是描述大气对地面物体压力的物理量,离地面越高的地方,空气越稀薄,那里的大气压越小;离地面越深的地方(如比地面低得多的矿井),大气压越大.

资料2:科学家在研究水的沸点和海拔高度之间关系时,通过实验测出不同高度处的水的沸点大约值.(如下表所示)

海拔高度h/km01369
水的沸点t/℃10097918070
资料3:在制糖工业中,要用沸腾的办法除去糖中的水分,是为了糖在沸腾的时候不致变质,沸腾的温度要低于100℃.

资料4:如图所示,为青山、海湾、东京三个城市的等高地形图.

[问题]

(1)根据你对上述资料的分析思考,你认为在海拔8.848km的珠穆朗玛峰顶上,水的沸点大约是______℃.

(2)资料2给出了水在不同高度处的沸点,决定水沸点高低的因素是“大气压”.请你将水的沸点和大气压之间的关系用文字写出来:______.

(3)制药时为了从溶液中提取抗菌素,要用加热的方法使溶液中的水沸腾而除去水分,但抗菌素不能在超过80℃的温度下提取,应采用的方法是______

A.增加容器内的气压,使水的沸点低于80℃B.缩短加热沸腾的时间

C.降低容器内的气压,使水的沸点低于80℃D.用微火加热使其沸腾

(4)假如你是制糖集团的老总,准备在青山、海湾、东京三个城市之中选择某个城市办“制糖”分厂,在其他条件都相同的情况下,你会将厂办在哪个城市.

答: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