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多项选择题 共用题干题

患者男,22岁,大四学生。因"缓起头痛头紧、心烦、脾气大、易疲劳1年余"就诊。自诉1年多来经常感觉头晕脑胀,头部像有一个"紧箍咒",整天昏昏沉沉的。经常无缘无故觉得累,但一玩游戏则感觉好些;容易困,但很难进入较深的睡眠状态。服用营养品效果不佳,迫切希望医生改善头痛症状。家族史中二系三代无精神病史。

此患者疲劳症状的特点包括()。

A.疲劳常与不良的心境,如烦恼、紧张、压抑感等无关

B.疲劳常有情境性

C.疲劳常有连续性

D.疲劳常伴有意志减退,缺少进取心

E.以精神疲劳为主,无躯体疲劳

F.疲劳常有弥散性

答案

参考答案:B, F

单项选择题
综合题

(15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陈独秀说:“一般地说来,蔡先生乃是一位无可无不可的老好人;然有时有关大节的事或是他已下决心的事,都很倔强的坚持着,不肯通融,虽然态度还很温和:这是他老先生可令人佩服的第一点。”

材料二 陈独秀强调,人类“一切苦乐善恶,都为物质界自然法则所支配”,他不仅认为,“西洋除自然科学外没有别种应该入我们东洋的文化”;而且主张,全世界都只应该专门研究科学,因为现在“已经不是空谈哲学的时代了”。西洋自苏格拉底以至杜威、罗素;印度自邬婆尼沙六师以至达哥尔;中国自老子、孔子以至康有为、章太炎,“都是胡说乱讲,都是过去的梦话”。

材料三 “(蔡元培说)现在中国人多不知科学为何物,最要先输入科学思想。”……他(蔡元培)在致陈独秀的信中说:“科学发达以后,一切知识道德问题,皆得由科学证明,与宗教无涉”,理有固然;但科学仍然有自己“所不能解答之问题,如宙之无涯矣,字之无终始,宇宙最小之分子果为何物,宇宙之全体为何状等是”,对这些问题的研究,便需归于哲学。……因之,哲学既以科学为基础,同时又成科学的归宿。科学不可能代替哲学,二者只能相辅相成……。

——以上摘自《角色·个性:蔡元培与新文化运动》

(1)根据材料一概括蔡元培先生宝贵的思想品质。(6分)

(2)根据材料二、三比较陈独秀与蔡元培对于“科学”认识的异同。(9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