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选择题

中国国民党某大会宣言提出:“民族主义,一为中国民族自求解放;二为中国境内各民族一律平等。民权主义指民权为一般平民所共有,凡真正反对帝国主义之个人及团体,均得享有一切自由及权利……”在该理论的推动下

A.《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

B.结束了清王朝的统治

C.反帝反封建的国民革命运动取得胜利

D.国共合作有了政治基础

答案

答案:D

题目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中“民族主义,一为中国民族自求解放;二为中国境内各民族一律平等。民权主义指民权为一般平民所共有,凡真正反对帝国主义之个人及团体,均得享有一切自由及权利……”解释了孙中山新三民主义的内涵,新三民主义与中国民主革命纲领有着诸多共同之处,这成为国共两党合作的政治基础,答案选D,A B两项是在孙中山旧三民主义革命理论指导下取得的革命成果,C项是国共合作的直接结果。

点评:新旧“三民主义”的异同比较是高考中的常考点,新旧“三民主义”的明显区别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新“三民主义”中的民族主义有明确的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的内容;二,新“三民主义”中的民生主义增加了节制资本的内容,这两点必须牢记。同时还应注意新“三民主义”与中共民主革命纲领的比较。

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文言文,完成下面题目(13分)

【甲】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乙】范仲淹二岁而孤,家贫无依。少有大志,每以天下为己任,发奋苦读,或夜昏怠,辄以水沃面;食不给,啖粥而读。仲淹刻苦自励,食不重肉,妻子衣食仅自足而已。常自诵曰:“士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小题1:请用“/”线给下列句子标出两处停顿。(2分)

余 闻 之 也 久。

小题2:解释下列句中画线字的意思。(4分)

(1)忽啼求   (       )    (2)邑人之     (       )

(3)稍稍宾客其父(       )    (4)每天下为己任(       )

小题3:翻译下列句子。(4分)

(1)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2)或夜昏怠,辄以水沃面;食不给,啖粥而读。

小题4:试比较方仲永与范仲淹两人的不同经历,并谈谈你从中获得的启示。(3分)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