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综合题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20分)

材料一 丞相绾等言:“诸侯初破,燕、齐、荆地远,不为置王,毋以填之。请立诸子,唯上幸许。”始皇下其议於群臣,群臣皆以为便。廷尉李斯议曰:“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相攻击如仇雠,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止。今海内赖陛下神灵一统,皆为郡县,诸子功臣以公赋税重赏赐之,甚足易制。天下无异意,则安宁之术也。置诸侯不便。”

——司马迁《史记》

材料二  1920年代,“联省自治”思潮风潮风靡一时,梁启超、蔡元培、章炳麟等人也主张依照美国联邦制,由各省自制省宪法,实行自治,先后得到各省地方军阀的响应。孙中山认为联省自治阻碍他统一全国的大业,主张中国传统的中央集权式政治体系。1922年,孙中山组成联军欲进攻江西,开始武力统一中国行动。1926年蒋介石发动北伐战争,进入湖南,进而统一中国,联省自治的主张遂不了了之。

—百度词条《联省自治》

材料三 在1776年发表的《独立宣言》中,北美13个英属殖民地宣布脱离英国独立,成为“独立和自由的国家”,但“美利坚合众国”这个国名却是在1781年3月美国《邦联条例》生效时才最后定下来,即便如此,美国仍就是13个独立国家的反英联盟。现代意义上的美国联邦政府,只是在1787年美国联邦宪法被各州批准以后,于1789年4月正式成立的,至此,美国在法律上才成为一个统一和独立的国家。这样一种独特的建国史使州和联邦的关系成为一种剪不断理还乱的复杂关系。美国究竟是联邦政府拥有唯一的主权,还是各州和联邦同时拥有主权,就成为美国建国初年争吵不休的问题。

——任东来《美国宪法的“默许权力”和联邦至上原则》

请回答:

(1)针对材料一中提及的这场著名辩论,秦始皇做出了怎样的决定?有何进步性?(6分)

(2) 依据材料二,概括说明民国初年“联省自治”运动高涨的主要原因有哪些?(4分)

(3)根据材料二、三,概括指出民国初期和美国独立初期两国面临的相同政治问题是什么?中美两国解决这一问题的方式有何不同?有何启示?(10分)

答案

(1)决定:废除分封制,实行郡县制。(2分)进步性:地域关系取代了血缘关系;实现了对地方 * * 直接有效的控制;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为历代所沿用。(4分,任答两点即可)

(2)知识分子的宣传推动;地方军阀割据自保;欧美联邦制的影响。(4分,任答两点即可)

(3)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矛盾; (2分) 中国是通过北伐,武力完成统一,清除了联省自治的主张;美国是通过制宪的方式,确立了中央集权与地方自治相结合的联邦制.(6分) 启示:言之有理即可酌情给分,(2分)

题目分析:(1)第一小问结合材料信息可知辩论的焦点是分封制和郡县制之争,联系所学知识可知秦始皇的决定是废分封,行郡县;第二小问进步性从郡县制加强中央集权、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以及对后世的影响来分析归纳即可。

(2)主要原因依据材料二中“梁启超、蔡元培、章炳麟等人也主张依照美国联邦制,由各省自制省宪法,实行自治”的信息,可概括出知识分子的宣传推动,欧美联邦制的影响;从“先后得到各省地方军阀的响应”的信息可概括出地方军阀割据自保。

(3)第一小问相同的政治问题从材料二中联省自治和材料三中美国建国初的《邦联条例》以及制定1787年宪法的背景,可归纳出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矛盾;第二小问中中国的方式从材料二中“1922年,孙中山组成联军欲进攻江西,开始武力统一中国行动。1926年蒋介石发动北伐战争,进入湖南,进而统一中国,联省自治的主张遂不了了之”的信息来归纳,美国的方式通过材料信息和所学知识可知是制定宪法,建立了联邦制;第三小问启示可从国情不同的角度来分析中美解决这一问题的不同方式。

多项选择题

A公司为国有控股公司,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25%,预计在未来期间不会发生变化。 2008年1月1日首次执行新会计准则。2008年1月1日经董事会和股东大会批准,于 2008年1月1日开始对有关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作如下变更:
(1)考虑到技术进步因素,自2008年1月1日起将一套办公自动化设备的使用年限改为 5年。该套设备系2005年12月28日购入并投入使用,原价为81万元,预计使用年限为8年,预计净残值为1万元(同税法),采用直线法计提折旧。按税法规定,该套设备的使用年限为8年,并按直线法计提折旧。
(2)发出存货成本的计量由后进先出法改为全月一次加权平均法。A公司存货2008年年初账面余额为1 200万元,未发生减值损失。
(3)用于生产产品的无形资产的摊销方法由年限平均法改为产量法。A公司生产用无形资产2008年年初“无形资产”账面余额为1 000万元,“累计摊销”科目余额为300万元 (与税法规定相同),已经摊销3年,未发生减值;按产量法摊销,每年摊销200万元。变更日该无形资产的计税基础与其账面价值相同。
(4)开发费用的处理由直接计入当期损益改为有条件资本化。2008年发生符合资本化条件的开发费用700万元,本年摊销100万元(与税法规定相同)。税法规定,资本化的开发费用计税基础为其资本化金额的150%。
(5)对某栋以经营租赁方式租出办公楼的后续计量由成本模式改为公允价值模式。该楼 2008年年初账面余额为2 000万元,未发生减值,变更日的公允价值为2 500万元。该办公楼在变更日的计税基础与其原账面余额相同。
(6)将全部短期投资重分类为交易性金融资产,其后续计量由成本与市价孰低改为公允价值。该短期投资2008年年初账面价值为560万元,公允价值为580万元。变更日该交易性金融资产的计税基础为560万元。
(7)所得税的会计处理由应付税款法改为资产负债表债务法。
上述涉及会计政策变更的均采用追溯调整法,不存在追溯调整不切实可行的情况;A公司预计未来期间有足够的应纳税所得额用以利用可抵扣暂时性差异。
要求:根据上述资料,不考虑其他因素,回答下列各题。

(2)下列关于A公司就其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变更及后续的会计处理中,正确的有( )。

A.将2008年度办公自动化设备增加的折旧10万元计入当年度损益

B.生产用无形资产于变更日的计税基础为1 000万元

C.将2008年度生产用无形资产增加的100万元摊销额记入“制造费用”科目

D.变更日对出租办公楼调增其账面价值500万元,并计入2008年度损益500万元

E.变更日对交易性金融资产追溯调增其账面价值20万元,并调增期初留存收益15万元

问答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