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辨析题

有人认为,哲学基本问题的意义仅仅在于为人们提供一个划分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标准。你同意上述观点吗?请陈述你的理由。

                                                                                                                                                                

答案

(1 )这种观点是不全面的。

(2 )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它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或者说思维和存在谁决定谁的问题。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凡主张存在第一性、思维第二性的,就属于唯物主义;与此相反的观点属于唯心主义。二是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也就是说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哲学上的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标准,即凡主张我们的思维能正确反映现实世界的观点是可知论,与此相反的观点是不可知论。可见,划分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标准仅仅是哲学基本问题的笫一方面内容,不能忽略其第二方面的内容。

材料题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总而言之,国共合作主导下的国民革命,是一场更富有现代意义上的社会革命性质的大革命。与辛亥革命相比,这场革命与社会生活各个领域的变迁更加密切相关,革命的社会动员程度和民众参与积极性更加高涨,是在对政治共同体作出新的解说(新三民主义)的前提下,由一个新的政治上层来取得 * * ,建立起更强有力的政治体制。它反映的历史主流,是在中国建立起对外自主独立的、对内具备有效权力和权威体系的统一的现代民族国家。——陈勤、李刚、齐佩芳著《中国现代化史纲·无法告别的革命》

材料二:但无论如何,中国都能与两者(苏联人民战线与英美民主联盟)很好地协调起来。中国是一个合格的反法西斯主义国家,同时,它能被英美民主联盟接受为一名,不妨说,光荣的成员。至少在亚洲的环境中,蒋介石领导下的统一的中国表现出战时所能期望的民主。当时尽管很少有人声称中国正在为民主而战,但是十分明显,中国人民正拒绝屈服于犯下像“南京暴行”那样的抢劫和屠杀罪行的法西斯侵略者。整个1938年,中国人民的英勇抵抗赢得了美国和英国的敬佩。

——(美)费正清、费维恺编《剑桥中华民国史》

(1)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国共第一、二次合作的主要目的分别是什么,各起到怎样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与第一次国共合作相比,第二次国共合作的特点有什么显著的差异,新课标主要运用了文明史观之史学范式,上述两则材料又运用何种不同的史学范式,试指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国共前两次合作破裂,带来什么严重后果,从国共分合的史实中,你得到什么认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单项选择题